水利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以汉江流域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同时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给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带来很大压力,从而导致了灾害的频繁发生。因此,加快实现汉江全流域的管理,建成覆盖全流域的水利信息网络,为水利科学管理和防汛减灾决策提供支撑,以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本文首先对水利信息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比,同时总结了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学习空间数据库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进而对流域内数据进行采集,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空间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最后设计并实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综合管理。  鉴于此,本系统首先对系统建设中所需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运用ArcGIS、ArcCatalog等软件对其进行编辑处理,最后选择ArcSDE、Geodatabase和Oracle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水利专题数据等数据的存储。在对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通过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后完成了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以及界面等的设计,然后基于VS2008和ArcEngine组件,利用C#语言实现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了数据库管理功能模块、数据导入导出模块、数据浏览显示模块、数据查询检索模块、数据库维护功能模块、安全管理功能模块等功能模块的实现,最后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加载、显示、管理等相关功能。
其他文献
数值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运工程的研究、规划和设计等环节。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因其高效可靠,仍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主要研究手段。电站日调节水流泄放、河道(或河网)
重庆市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主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高度重视重庆市的城镇化进程。重庆市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山城”之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
框架预应力锚杆微型钢管桩是一种用于解决施工场地狭窄和存在回填未固结土及土质松散地区深基坑支护问题的联合支护结构,它将锚固技术、自钻技术和压力注浆技术相结合,利用锚
随着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薄壁箱梁凭借其自身良好的空间整体受力性能,在海洋工程、桥梁工程、高层建筑、重型厂房以及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当中受到了越来越普遍
随着地质条件的不断变迁、地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人类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些年来屡屡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对群众的经济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