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促使了中国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出现。这一竞争的出现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要素配置的扭曲,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耗。本文就是从地方竞争的角度,通过对过度竞争导致经济效率损失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进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首先,本文在对转型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提出为节点,再现了中国地方政府利益主体不断明确,利益分化的整个历史过程,发现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纵向竞争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其次,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分析,层层追溯,发现地方政府竞争主要有两方面的诱导因素,即内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内在诱导主要是地方政府追求中央、地方社会认可和自身利益强化等的内在驱动;外在诱导主要是制度、法律、意识形态变化等的外在驱动。再其次,本文通过对地方竞争行为、诱导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会产生两种经济效应,即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竞争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经济效率的提高等;负效应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竞争带来重复建设、地方保护、区域分割、市场失灵、经济效率的损失等。最后,本文首先通过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设计简单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地方竞争对市场失灵的内在传导机制并证明了市场失灵导致的经济损失;再通过DEA模型,选取中国的工业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简单阐述了地方竞争、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的关系并测算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并提出了基于统筹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竞争合作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特别之处就是选取地方利益竞争为统筹区域发展研究的研究角度,分析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对政府竞争的表现形式进行表述,从内、外在激励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因果分析,从正、反效应两方面进行效应分析,并选取样本区域实证分析区域竞争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求从政府竞争的角度为统筹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为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提供一个新的思考。
其他文献
老年高血压病以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具有特殊的发病基础、临床症状、传变规律和预后。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在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各个阶段进行提前干预,有利于
针对一类可反馈线性化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非线性鲁棒控制系统的μ分析与μ综合方法。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和坐标变换,可将许多不确定性线性系统线性化为关于广义对象和不确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儒家“和合”文化的产物,人民调解作为现代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在诉讼急剧上升的现代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运作顺应了
农民工欠薪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已成为劳动关系领域一个久拖不决的难题、久治不愈的顽疾,一直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个现象的出现已经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
目的:通过评价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蟾酥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蟾酥适宜初加工方法。方法:采用8种不同的干燥方法(17℃风干、60℃烘干、80℃烘干、105℃烘干、120℃烘干、阴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