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约10%的卒中患者为严重的大面积脑梗死(1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仅依靠内科治疗死亡率可达80%(主要死于严重脑疝),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DHC)作为该类型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已经被大部分临床工作者接受,且有大量研究指出,对于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发病后48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对患者有益。但因其在手术时机及病人的选择上存在一些争议,且术后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使得临床工作中对去骨瓣减压手术时机的选择上犹豫不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的治疗及愈后情况,分析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和年龄对愈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选择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登记其信息。纳入标准:1.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梗死面积大于同侧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二或提示大脑中动脉梗死;2行骨瓣减压术;3.未发生梗死后出血;4.发病前无明显残疾。排除标准:1.死于其他并发症的患者;2.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大于48h的患者。通过整理患者发病至术前时间,将患者分为超早期手术组(发病24h内)、早期手术组(发病24-48h内),随访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及存活患者术后一年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使用SPSS23.0做数据统计,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检验,按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60岁以下患者(包括60岁)18例,60岁以上53例,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2岁,根据统计结果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变量赋值为:年龄(X1:大于60岁=1,小于等于60岁=0)、手术时机(X2:发病24-48h内手术=1,发病24h内手术=0),术后一年愈后情况(Y:死亡=1,mRS评分≥4分=2,mRS评分<4分=3)。按α=0.05为检验水准,通过计算可知若仅考虑年龄与手术时机对患者术后一年愈后的影响,那么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其获得满意愈后的OR值是60岁以上患者的1.706倍(95%CI:0.517-5.632),χ2=0.768,P=0.381;行超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得满意愈后的OR值是行早期手术患者的1.481倍(95%CI:0.517-4.247),χ2=0.535,P=0.465。结论:年龄的差异对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愈后有影响,年龄在60岁(包括60岁)以下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愈后。行超早期手术患者一年愈后比早期行该治疗的患者愈后好。故当患者发病年龄小于60岁时,尽早手术可使患者获益。
其他文献
现阶段,入侵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致力于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性,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不是十分理想,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势没
最近,一些地方的电梯事故频发,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自动扶梯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存在的夹人风险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种预防梯级与围裙板夹人事故的改进措
在瑶族历史中,茶山瑶的来源及迁徙至今未有定论。根据茶山瑶语言、族称、居住地、种植等情况,以及历史资料记载,其来源与壮族先民汉代百越有直接关系,并在南北朝时期以种植茶叶为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高。由于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代谢增强,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因此营养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化策略。
目的通过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护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蛛网膜下腔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新高考方案实施下的英语试卷当中,阅读的分值比重最大,而且呈上升趋势,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容忽视。阅读教学中,
1计算机数据库的入侵检测技术1.1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的含义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外部入侵防护系统与内部用户非授权防护系统两部分。就像人体的免疫功能
计算机数据库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所以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是保障企业和个人的隐私以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的关键,数据库入侵检溺4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