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示波器校准仪是对各种示波器在研发、调试、测试以及校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设备。本课题主要目的是研制示波器校准仪中的高精度高压脉冲产生电路,要求实现幅度范围250V,边沿时间80ns内的高压脉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压斩波电路的设计:根据示波器校准仪的具体仪器指标,设计示波器校准仪中高压脉冲信号产生模块。针对该模块中对高电压、上升沿、下降沿和电压精度等要求,重点研究和设计基于斩波生成脉冲原理的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波器校准仪是对各种示波器在研发、调试、测试以及校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设备。本课题主要目的是研制示波器校准仪中的高精度高压脉冲产生电路,要求实现幅度范围250V,边沿时间80ns内的高压脉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压斩波电路的设计:根据示波器校准仪的具体仪器指标,设计示波器校准仪中高压脉冲信号产生模块。针对该模块中对高电压、上升沿、下降沿和电压精度等要求,重点研究和设计基于斩波生成脉冲原理的电路。(2)高压可调电源电路的设计:高精度高压脉冲产生电路的输入信号包括供电电源和脉冲信号源,应根据目标参数的指标需求,设计合适的高压可调电源。根据高精度高压脉冲产生电路的需求的设计外围电路,通过仿真和实验,保证高压可调电源的指标符合目标参数的要求。(3)脉冲波形的验证与测量: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输出具有快速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高压脉冲信号,为验证课题设计的电路是否达到要求。结合示波器校准仪的指标,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经过反复实验和调试,初步实现了:幅度1V~250V、频率范围10Hz~100k Hz、占空比10%~90%、边沿时间小于80ns的脉冲信号。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大,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开采意义重大。成像测井中的裂缝特征显示相较于常规测井资料更为明显清晰,这让成像测井图片成为裂缝检测的主要数据资料。但人机交互的裂缝检测工作量巨大,同时,钻井勘探工程浩大,搜集足够多可用的成像测井裂缝图像非常困难且耗时。本文致力于在少量裂缝图像数据情况下即小样本条件下,研究成像测井图像中裂缝的自动检测算法。为了提高裂缝检测效率,本文在超声测井图像
泥浆脉冲信息传输是目前随钻信息传输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连续波泥浆脉冲装置是一种能够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装置,其控制系统主要基于驱动旋转阀运动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油气井井下的实际工况,PMSM的参数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导致其实际参数与控制流程所使用的电机参数不同,从而使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降低。因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由于其灵活的波形信号产生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路和自动控制系统中。波形发生模块作为波形发生器产生波形数据的功能模块,通常由数据地址发生以及数据处理及控制这两个模块的波形发生核心IP核组成,它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完成相应的波形发生、波形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如何快速实现参数化的波形发生核心IP核已成为实现波形发生模块的一大难点。相比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波形发生核心IP核参
随着测试行业的不断发展,测试系统和测试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测试系统逐渐向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发展。单靠人工维护成百上千不同类型且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测试系统将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所以需要一个软件平台来集中管理这些复杂异构的测试系统。由于管理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数量繁多,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人在线,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过大,软件崩溃的状况,传统的单体架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测试系统管理的要求。而
石油能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支柱,目前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测井技术,而随钻声波测井是测井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对于保护我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随钻四极子声波测井仪是目前声波测井领域中最为先进的仪器之一,主控电路是仪器的核心,需要对仪器作业流程进行控制。此外为了增加仪器的功能性和维护性,还需要在其基础上增添一些特殊的功能。随钻四极子声波测井仪井下主控电路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是电子
DMM(数字多用表)因为其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之中。DMM常常被赋予图形显示、数学计算等辅助功能,以适应不同的测量环境。本课题为适应特定的工业测量环境,设计了一个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可通过上位机控制的六位半DMM模块。论文从硬件入手,完成了六位半DMM模块的电压、电流、电阻测量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硬件设计方案中,包括采用电阻分压网络实现大电压测量的方案、采用I/V转换电
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中的仪器控制软件和多个仪器进行通信,而仪器控制软件的开发需要仪器驱动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和仪器功能接口。仪器驱动平台包含符合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VISA)规范和仪器可互换技术(Interchangeable Vi
电流脉冲信号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驱动以及分立器件测试等领域中,与恒流信号相比,电流脉冲能够为负载带来更高的瞬时功率,且避免了负载由于发热所带来的测试精度问题。电流脉冲的幅度、频率、脉宽以及边沿时间等参数的提升以及提高参数调节范围是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围绕上述核心内容,主要就以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电流脉冲产生技术研究。电流脉冲使用恒流源电路或者以高速开关配合储能网络这两种方案产生。本文对两
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信号的复杂程度随之提高,人们对信号的细节愈发关注。对于采样系统而言,不断减小采样过程中的噪声并提高测量准确度能够实现更精确的信号捕获。采样系统的精度是衡量测量信号是否精确的重要指标,而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是采样精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由于集成电路工艺的限制,ADC芯片在采样率和分辨率指标上无法同时兼顾,采样精度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因此,研究影响采样精度的因素并提高采样精度具有重要
随着电路板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传统测试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密度电路板的测试需求,边界扫描技术的出现为解决高密度电路板的测试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边界扫描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测试理论体系,包含IEEE1149.1、IEEE 1149.4、IEEE 1149.5、IEEE 1149.6、IEEE 1149.7等通用标准。国外对边界扫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研制出了用于边界扫描测试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