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学观不仅会影响教师对教学理论及经验的诠释,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深入地探讨教师的观点、态度等,将有助于帮助教师厘清自己在教学时的想法,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成效。研究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和课堂教学行为对于如何指导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也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交流和借鉴的平台,揭示出高中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可忽视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广东一所高中的三位语文教师为个案进行研究观察和访谈,分别从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观和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如下:1.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在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几个维度上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教师对教学观不同方面的理解存在差距,即教师的教学观表现出层次性;不同教师的教学观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又反映出教学观念的复杂性。2.教学行为是教学观在实践中的反映,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上的表现不同。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反映教师的宣称教学观,也会反映教师隐藏的教学观。3.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与不一致性共存的复杂关系。教师的教学观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通过他们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人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统一。但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反映出来的教学观也可能是教师隐藏的教学观。另外,教师的教学观,有些依然停留在“宣称理论”层面,没有付诸行动,人的思想和行为不一致。4.教师的教学观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受到外界和教师个体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如教学情境、学生、考试制度、教师评价等;教师个体因素如教师未能内化的理论、教学经验、教学反思等。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从创设外部条件和教师进行自我审视两方面提出建议,使教师教学观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