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SM-5首次以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命名存在“幻觉、妄想、思维或言语紊乱、行为紊乱和阴性症状”的一组疾病诊断。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疾病诊断为主,谱系中其他疾病诊断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转化为精神分裂症。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从未停止过。1995年Smith等人试图区分精神分裂症中波动短暂的一轴症状和稳定持久的病理性人格特征。2013年 Schultzelutter,Michel,Ruhrmann和Schimmelmann在探索精神病风险综合症时进一步确定了状态性的症状(State-likeSymptoms)和特质性的人格(Trait-likepersonnality),前者是不总处于当前的严重程度的症状,倾向于时好时坏,后者则相对稳定。在临床和研究中,阐明一轴症状和人格因素,对于理解不同病人的症状表现模式、提高筛查预测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从前驱症状、轻微精神病综合症和精神病性症状角度编制的工具在识别精神分裂症上存在预测率不高、未完全区分特质条目、仅对特定人群适用等问题;而从分裂型人格、分裂性偏差人格角度编制的工具虽然预测率较前者略高,但也存在忽略特质与状态之间联系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明确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中状态和特质,发展出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筛查问卷,不仅有利于提升筛查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准确性,还有利于理解症状和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分析DSM-5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诊断的症状描述和病理性人格特质,归纳总结出6类症状和8类人格。按照状态一特质定义,分别命名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而后从现有的量表和工具中,分别搜集符合状态和特质描述的条目,采用专家法划归到各自维度上,编制成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问卷。接下来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思想对问卷条目进行了质量分析,应用因素分析、区分效度法、相容效度法、实证效度法等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此外,还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探索了状态和特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有: 1.根据DSM-5中对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疾病诊断症状分析,区分出6种适于自评的症状(含阈下症状)维度,分别是不寻常的思维内容、知觉异常、言语紊乱、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注意集中困难、情感改变。它们表现出不稳定性,具有随着时间和情境改变而变化的特点,因此被命名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而后从现有的问卷中,搜集整理91个符合状态描述的条目划归在6个维度上,构成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问卷。 2.根据DSM-5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疾病人格基础(分裂性偏差人格)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病理性人格特质的分析,区分出8种人格特质维度,分别是敏感多疑、主观妄想、自卑感、主观性焦虑、强迫思维、分离感、退缩性和情感淡漠。它们表现出相对的持续性,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因此被命名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特质。而后。从现有的问卷中,搜集整理119个符合特质描述的条目划归在8个维度上,构成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特质问卷。 3.分别对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问卷中的所有条目进行参数估计,各个维度测验信息量理想。最后状态问卷保留了68个0.5<区分度<2.5(3)且难度绝对值>3的条目,特质问卷保留了94个0.5〈区分度<2.5(3)且难度绝对值>3的条目。 4.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两个问卷的结构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条目的负荷在0.5以上,CFI和TLI>0.95,RMSEA50.05。克朗巴赫系数显示,两个问卷的信度较好。 5.相容效度法、区分效度法和实证效度法检验两个问卷效度发现,状态和特质问卷的效度整体较好。潜在剖面分析提示,两个问卷都能够将人群区分成三个亚群体:低风险组、可疑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分别占比73.35%,19.04%,7.61%;76.14%,17.52%,6.43%,分类准确性高于90%。高风险组在不寻常的思维内容、知觉异常、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情感改变的症状和敏感多疑、自卑感、主观性焦虑、分离感、退缩性和情感淡漠的特质等维度上得分异常。将两个问卷应用于人群筛查是可行的。 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提示,有34个拟合较好的状态和特质关系模型。其中不寻常的思维内容和言语紊乱状态的组合对敏感的路径系数为0.434和0.348,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473和0.377,对主观性焦虑的路径系数为0.202和0.552,对强迫思维的路径系数为0.473和0.377,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445和0.339,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432和0.367;不寻常的思维内容和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症状的组合对多疑的路径系数为0.501、0.107和0.291,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618、0.088和0.322,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483、0.392和0.737,对情感淡漠质的路径系数为0.238、0.015和0.204;不寻常的思维内容和注意集中困难的组合对多疑的路径系数为0.617、0.164,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612和0.180,对自卑感的路径系数为0.438和0.338,对主观性焦虑的路径系数为0.376和0.408,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490和0.316,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563和0.255;不寻常的思维内容和情感改变的组合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412、0.429,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299和0.474;知觉异常和言语紊乱的组合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456、0.402,对自卑感的路径系数为0.221和0.550,对主观性焦虑的路径系数为0.256和0.508,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428和0.374,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395和0.432;知觉异常和心理社会功能损的组合对情感淡漠的路径系数为0.201、0.137和0.023;知觉异常和注意集中困难的组合对主观性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702、0.148,对自卑感的路径系数为0.442、0.329,对主观性焦虑的路径系数为0.399、0.386,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503、0.300,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585、0.231;知觉异常和情绪改变的组合对主观妄想的路径系数为0.475、0.285,对分离感的路径系数为0.303、0.463,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286、0.512;言语紊乱和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组合对退缩性的路径系数为0.521、一0.285、0.535;言语紊乱和注意集中困难的组合对主观性焦虑的路径系数为0.514和0.244。 综合而言,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症状和人格的分析比较深入,在此基础上编制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用于疾病筛查。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状态和特质之间34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联系,提示不同病人的症状表现模式与其人格特质有重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