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疾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糖尿病也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是全球最多的,差不多相当于欧洲,美国,日本患者的总和。迄今,糖尿病的整个发病机制还并未完全阐明,因此在对糖尿病活性药物的筛选过程中,选择并建立合适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就非常的重要。本研究选用高脂肪纯化饲料诱导C57BL/6J小鼠,此时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发病机制和人类肥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似。研究中选用FDA批准上市的第一款DPP4抑制剂药物磷酸西他列汀(Sitagliptin)作为阳性药物进行模型的药效学验证。使用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之一的口服葡萄糖耐受性实验(OGTT)检测模型糖耐受情况对药物的反应性,并测试糖负荷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判断模型在药物作用后的胰岛素分泌情况。从而评估所建立模型是否具有了糖尿病药物药效学的应用价值,并最终评判利用高脂饲料诱导的最短周期。结果表明在高脂饲养2周以后,动物的糖耐受能力对药物的反应性明显增强,曲线下面积AUC相对减少达到了26.7%,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在高脂饲料诱导2周时药物组对比对照组升高达到160.23%,这和OGTT实验的数据相符合。从诱导第4周开始对照组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而且从第4周开始实验动物的禁食前血糖水平也有了升高的趋势。这说明从诱导4周开始模型小鼠的糖代谢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紊乱。4周时模型组体重相对普通饲料组增加达到10.36%。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脂饲料饲喂C57BL/6J小鼠4周以后就可以用来进行糖尿病药物的早期药效筛选。这与前人研究的以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判定至少需要10周以上诱导周期有着近两个月时间的节约,这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上对于药物研发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为以后糖尿病药物药效学筛选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