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九华话的声韵调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衢州九华话的首次调查。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以《方言调查字表》(1981)为主要调查材料对衢州九华话进行实地调查,着重研究了九华话的声、韵、调系统,发现以下主要语音特点: 声母系统方面,帮端母存在读鼻音声母的现象,部分非组字保留p组声母读音,部分知组字保留t组声母读音,部分见晓组三四等开口字保留k组声母读音,ts组和k组声母能拼细音。后四种现象(除k组声母拼细音)反映了九华话比城里话保留了更多的古音特征。 韵母系统方面,遇摄鱼韵和虞韵的今读音具有差异性;止摄开口韵的今读音比较复杂(合口韵相对简单一些),各韵之间存在共同点和差异性;咸摄开口一等覃、谈韵在端系声母条件下仍存在区别:江摄和山摄开口一等寒韵的见晓组字有开口呼(一般文读)和合口呼(一般白读)两读:存在古舒声韵促声化的现象;存在一等韵今读细音的现象。 声调系统方面,具有语音变调、语法变调、语义变调和语用变调四种连读变调,具有轻声和小称变调现象。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上,胡风及其文艺思想是一个异数。胡风的文艺思想,既承传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文化传统,又得力于二十世纪世界文艺思潮如生命哲学、黑格尔美学的浸润,同
对小说影视改编的研究与探讨是近年来跨学科的新兴研究,也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严歌苓是位多产的女性作家,也是作品一直畅销不衰的名家,她的小说被频繁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宋代文人养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唐代文人的心态:理智、稳健、恬淡、平和。在审美意象上,他们所钟情的也不再是唐人的长河落日、匹马单弓,而是庭院深
二月河的“落霞系列”长篇历史小说既具备“史诗”品格,又呈现出“平民化”的特质、雅俗合流的审美倾向,因此广获推崇,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文学创作高潮中一种特有的
在传统语言理论中,反语常常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受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和研究。随着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反语也越来越受到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