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并提出以旅游休闲的环境改善、设施建设、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公共服务完善等措施来实现。这些内容实质上是对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建设的实践推进,也是对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建设的迫切需求。选定城市游憩公共空间作为空间单元研究对象,是响应城市更新趋势、满足市民及旅游者日常旅游休闲需求及促进旅游休闲活动完成城市规划“走完最后一公里路”的必要切入点。新的旅游方式下,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是市民和游客的重要游憩场所,游憩者更多地参与到旅游活动各环节中,对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的需求和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也更为强烈,但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并非属于为旅游专门设立的区域,面临着功能定位、旅游安全管理、旅游设施建设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质量评价是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提高游憩者的幸福感。作为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研究的初探,论文以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相关特性,研究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构建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测度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水平,提出进一步发展优化的路径;基于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徐家汇源游憩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以论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以及本文的研究路线与方法等。第二章理论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分析、总结归纳服务质量相关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所借鉴的主要理论,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发展演变:首先从城市与公共空间的互动中得出游憩化是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从基本单元和空间要素对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行了解构;最后指出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特性,空间游憩性、产业集聚性、服务品牌化。第四章是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方法:首先根据文献调研和群体访谈搜集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访谈进行初步筛选之后,应用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统计法设计评语集、确定指标隶属度、构造评价矩阵,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第五章是实证研究——徐家汇源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服务质量测评:选择徐家汇源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并结合IPA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徐家汇源的服务质量状况,提出相关建议,并验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研究所得的结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