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正义视角中的草原生态移民——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正义,是在工业文明比以往任何文明都更加严重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的情况下提出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给予平等和正义的保障才能实现。环境正义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种际正义三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移民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其政策性特别强,涉及面特别广,影响力特别深远。在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三个方面,生态移民过程都存在环境正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草原的生态移民为例,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传统牧民对草原保护观念的淡化、游牧方式的丧失、草原畜群多样性的丧失、由熟练的牧民到熟练的非牧民的过渡、生态移民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移民的后续工作欠缺或不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和资金落实不到位,如果生态补偿不到位,那么将可能产生生态移民和生存移民界线模糊的问题。   笔者以环境正义为视角,反思生态移民关于环境正义三个方面的问题,还对生态移民政策制定背后的两个方面-国家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不公正、政府权力和市场力量双重作用对牧民市场化的绑架都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笔者发现生态移民过程中,从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内容到理念价值层面都存在环境正义不同程度的缺失,如,对迁入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缺失、对民族文化保护的缺失、对生态移民的后续工作的缺失,对草原生态多样性认识的缺失、对移民个体的人性化考虑缺失、对草原牧民传统文化的尊重的缺乏、对移民意愿尊重的缺失、移民参与渠道的缺乏等。   最后,统筹人、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不能把羊与草原相分离,而应该以生态移民政策为辅助方式,利用禁牧休牧和生态移民措施提高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然后流转草场使用权,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科学规划安置点,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发展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手工业,鼓励第三服务产业的兴起,提供多渠道就业方式。尊重民意,让牧民参与到生态移民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去。促进“移民”向“村民”的转变,增强移民归属感。坚持环境正义,走草原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提出的“语言游戏”说是一个对于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来说具有影响力的学说。“语言游戏”说与其前期的“语言图像论”思想有着本质的不
马斯洛是一位对人类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还将继续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似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继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
宋代大儒朱熹于圣贤经典用力尤深,他借圣贤经典的诠释构筑起了自己的致广大而又尽精微的思想体系。宋代疑古惑经的自由学术氛围之下,朱熹开出了自己的经典诠释新视域。《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