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具有公共事业性质的生产服务性产业,同时它又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在1978年以前,由于担心交通运输业的过度竞争,政府对航空公司在市场准入、服务标准、航线及价格等方面都实行严格管制。1978年以后,美国实行放松管制政策,解除了政府在航空公司市场准入、经营方法和竞争手段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引发了航空运输业的一场深刻革命,产生了许多前所未闻的新经营思想和竞争手段。
放松管制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完全竞争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但随后的研究发现,完全竞争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与放松管制后航空公司的竞争行为表现的并不一致。老牌的航空公司广泛采用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竞争手段,如大规模的行业内兼并、枢纽辐射航线系统、收益管理系统、常旅客计划、代码共享以及对中小航空公司的掠夺等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对航空运输业的竞争产生了阻碍。
本文试图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并结合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特点,从放松管制后老牌航空公司针对行业新的进入者的威胁所采取的竞争行为这一视角,通过对信息成本、竞争对手对公开行为的反应、委托一代理关系、资产专用性和交易成本的考察,来解释航空运输业竞争行为的内涵,并揭示出对航空运输产业的影响。
本文共分lO章。第l章论述了航空运输业的管制变迁。第2章和第3章对管制和放松管制的相关理论予以综述。第4章,笔者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并结合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5章至第9章根据第4章提出的分析框架,详细论述航空运输业的竞争行为,解释其竞争行为的内涵,分析在位老牌航空公司通过竞争行为如何确立了竞争优势,并构成了对竞争的阻碍。其中,第5章论述航空运输业的行业内兼并,认为兼并是由于信息成本、委托一代理效应、航空运输生产的不可分割性、和出于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目的以及对挤压行为的反应;第6章是关于纵向网络一体化,包括代码共享和利用计算机订座统对代理人的监督;第7章对枢纽辐射航线系统作了理论分析,指出枢纽辐射航线体系是利用了规模和范围经济、委托一代理关系和生产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也构成了对竞争的阻碍;第8章讨论了航空运输市场的多等级票价结构及常旅客计划,并建立了常旅客选择模型;第9章讨论航空运输业的挤压行为,指出新入业者生存的困境。
结论部分即第10章,在前9章的基础上给出本文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中国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