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已近20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确定的“八横八纵”主干网已建成近70%,且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高铁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高铁沿线城市纷纷投入兴建高铁新区的热潮中,以期借助高铁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部分城市对于高铁在城市规模扩张、功能转型升级等方面存在过高预期,导致许多中小城市的高铁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问题和矛盾频发。现今国内大部分的研究都偏向大城市及其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已近20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确定的“八横八纵”主干网已建成近70%,且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高铁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高铁沿线城市纷纷投入兴建高铁新区的热潮中,以期借助高铁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部分城市对于高铁在城市规模扩张、功能转型升级等方面存在过高预期,导致许多中小城市的高铁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问题和矛盾频发。现今国内大部分的研究都偏向大城市及其高铁新区,对中等城市研究较少。高铁站片区是大多数中等城市近期的发展重点,是城市的门户。如何理清高铁站点对城市的影响,处理好高铁新区与旧城的关系;如何准确的对中等城市高铁新区进行功能定位、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完善空间布局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建设的背景,介绍了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了研究对象的选取思路,并通过城市发展水平、高铁站空间位置、高铁新区开发建设情况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最终选取滕州高铁新区作为实证案例。文章对中等城市、高速铁路及高铁新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我国高铁的发展概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了高铁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介绍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历次调整的背景及目的。本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先进案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京沪高铁沿线高铁新区的规划特征及建设情况,总结了高铁新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合中等城市高铁新区的发展策略,最后通过滕州高铁新区进行验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中等城市高铁新区的发展策略,作者结合中等城市高铁站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典型中等城市高铁新区的建设经验,基于圈层理论、TOD理论、可达性理论等,从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开发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合中等城市高铁新区的发展策略,为今后中等城市高铁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总结了滕州高铁新区“一个引领、一个纲、二十个目”综合规划体系,详细论述了其“全流程+综合”“一项规划跟到底”的规划工作组织形式,并就其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滕州高铁新区为例验证了中等城市高铁新区发展策略,并通过投入产出测算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各类交流活动的规格增加,活动类型日益丰富,人们对多功能厅的使用要求也逐渐提高。可变空间多功能厅能满足同时举行不同类型和规模活动的使用要求,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多功能厅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在既有可变空间多功能厅相关研究中,多是以空间设计实践为主,以音质为导向的设计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可变空间多功能厅的音质分析,探索其形体设计和界面选材策略。首先通过国内7个不同城市的334个厅堂案例
既有建筑的改造一直是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大量的既有办公建筑由于建造年代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导致室内舒适性差,能耗水平高,将其全部拆除重建显然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分析合理的改造方法意义重大。在我国增量转存量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重点探讨围护结构改造设计参数与建筑能耗、室内风环境、室内光环境的关系,以建筑能效性能的提升为首要目标,提出寒冷B区办公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调研、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在传统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科技工具,VR技术已逐渐被诸多教育机构尝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VR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更大的理解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知知识。“VR+教育”满足高难度、高成本、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操作需求。虚拟现实之于教育就像黑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样,是一种基于传统,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当前,基于VR的沉浸式教学系统正逐渐成
进给系统作为数控机床重要的功能性部件,其位置控制精度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双电机+双滚珠丝杠平行布置共同驱动工作台运动的驱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机械传动结构的传动刚度,但由于双电机驱动的形式,导致存在同步误差,进而导致了同步控制精度的下降。因此提高伺服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对提高双驱进给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双丝杠驱动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控制精度的伺服系统三
在城市土地开发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开始向“存量规划”转变,而济南市老城区由于建设时间早,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为迫切,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为城市修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居民视角,以济南市老城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探讨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和设施的圈层关系,发现济南市老城区设施问题,对现有济南市社区生活圈配置要素进行优化,从而提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它的弊端。这也使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石燃料正越来越多地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替代。利用太阳能,通过高效、经济和无污染的光催化技术来生产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分解污染物,是目前阶段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越来越多
义务教育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内容。义务教育能够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之一,是相应义务教育设施的合理空间布局与高效支撑。本文选取平原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在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数据统计与分析、Arc Gis空间分析计算等方法,分析目前平原县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设施的空间特征。通过对问卷数据和平原县即将建设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义务教育设施的使用者特
京杭大运河山东沿线区域有着悠久的运河文化和城市建设史,古人串联自然水系形成复杂的运河交通网络,改变了山东西部地区的地理交通环境。运河具有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它作为城市间联系的纽带,将沿线的城市串联起来。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依托于国家重要的交通线路,在资源、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运河作为山东境内最重要的交通线路,沿运城市也成为山东最早兴起的商业城市。本文通过对明清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照料设施也得到大量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符合中国传统就地养老文化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照护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居家养老的压力,成为了中国养老设施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口密度较高的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建筑节能最主要的方式。但近年来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高空坠落事故屡见不鲜,不但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与正常使用,更是对行人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诸多优点与应用的广泛性,已经成为我国新建住宅和老旧小区节能改造中的首选。我国地震多发,对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提高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