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肯定,明确提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民办高等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民办高等学校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就是民办高职院校,这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与教育产业化的需求相符合,与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需求相匹配。然而,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民办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资助问题也更为突出。2017年,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18万人,而这些学生当中贫困生的比例每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开展的资助工作是否奏效,一方面与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对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连市民办高职院校,以民办高职院中贫困生资助的意义为切入点,对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对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以此为基础,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连市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学费金额比助学贷款额度要高、贫生资助资金来源不够多样化、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完善等。最后,对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改进策略进行明确: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其次对贫困生认定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构建合理的社会资助体系、最后要使勤工助学岗位不断增多,以及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