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的显微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ni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实现大视场高分辨率图像的成像技术。该技术主要包含结构照明、叠层成像和相位恢复三个部分,是指在显微镜的成像平台下,由不同位置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射样本经过物镜成像后再由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进行低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其中,CCD采集图像的过程中,只保存了样本的强度图像,相位图像丢失。通过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大量低分辨率图像在频域里迭代、更新计算的过程,实现了样本的大视场、高分辨率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的重构。该文旨在将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技术中的低分辨率图像采集过程和复振幅信息重构过程进行系统集成,以简单便捷的方式实现样本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的快速重构工作。首先,结合低分辨率图像所需的采集质量与采集效率,对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装置中的LED光源阵列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LED光源阵列的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程序和上位机软件。其中LED显示通过WIFI模块采用TCP/IP协议由上位机控制。其次,进行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系统的实现。将LED光源阵列、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工业相机进行集成,控制LED的上位机程序与相位恢复算法进行集成,运行程序时先由显微成像装置进行低分辨率图像的采集工作,再由相位恢复算法实现样本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的重构工作,成功地实现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系统的集成。最后,通过傅里叶叠层成像算法(Fourier Ptychography,FP)和截断泊松Wirtinger傅里叶叠层重构算法(Truncated Poisson Wirtinger Fourier Ptychographic Reconstruction,TPWFP)分别进行了有像差仿真、无像差仿真和真实数据的三组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实验均能重构出样本高分辨率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对比,FP算法在本实验系统下重构图像质量优于TPWFP算法。通过本实验搭建的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装置与上位机控制软件、相位恢复算法紧密的结合,实现了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系统的集成,该系统简单、高效地实现了样本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的重构。
其他文献
在记忆领域,生命性效应是指被试记忆生命性材料的成绩要好于记忆非生命性材料成绩的现象。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是否存在,这种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二是验证自然选择理论可否解释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为了探究上述问题,设计了以下两项研究,共四个实验。研究一由两个实验构成,以真词和非词为材料,考察了项目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实验1以大学生为被试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系统转换效率和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城市用地日渐短缺、光电系统高成本低效率等现实问题使得现有光伏系统无法适应城市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因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交互是开展网络学习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网络交互学习中,学习者的交互过程是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情操态度等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学习者在网络交互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建构层次与认知加工水平。内容分析法为研究网络交互学习提供了新角度,它用于分析网络交互学
摘要:本文简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并创新的提出了“四段式”教学模式,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四段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建设。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法;“四段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98-03   一、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专业是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