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吴氏扶阳流派治疗AGA组方规律及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经验挖掘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云南吴氏扶阳流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用药规律,为传承和发扬吴氏扶阳思想以及为临床治疗AGA提供思路。方法:经过云南省中医医院计算机室检索符合纳入条件的医案,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利用该平台分析医案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剂量、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分析处方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1518例病例,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薏苡仁、甘草、土茯苓等,剂量使用较大者为土茯苓、肾茶。四气以寒、平、温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胃、肝、肺经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提取出来的核心处方为:淡竹叶、石膏、法半夏、怀牛膝、独活、海风藤、土茯苓、肾茶、薏苡仁、绵萆薢、大枣、甘草。结论:吴氏扶阳流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用药多寒温并用,辛甘助之,以寒清热势,以温化湿邪,以辛散血瘀,以甘固脾胃、缓病势,且常常中西医结合治疗,共同达到标本兼顾之效。第二部分:核心处方作用机制初步探讨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云南吴氏扶阳流派4位导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靶点及功能通路,初步探讨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文献检索收集中药化合物及靶点,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通过Gene Cards、Dis Gent、TTD数据库获得AGA相关基因,与核心处方靶点相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下载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筛选相互作用图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据化合物和蛋白的相关节点参数进行排序,对核心蛋白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及与AGA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秋水仙碱进行比较,初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筛选得到121个化合物及相应靶点254个,与AGA185个基因取交集后得到29个共同靶点,通过疾病-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分析达到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甘草查尔酮A、山柰酚、次黄芩素等,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包括白介素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肿瘤坏死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8、趋化因子配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等。GO功能富集分析,包括生物学过程917条,分子功能34条,细胞组成10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90条通路,主要包括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美洲锥虫病等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核心处方关键药效分子与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与阳性对照药物效果相当,说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核心处方治疗AG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主要通过抗炎止痛、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骨代谢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从P2X7R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清热通络法治疗AGA的作用机制,为本法防治痛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门诊湿热蕴结型AGA患者,予清热通络法治疗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及总体健康VAS评分、关节肿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
目的:探究决明平压方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的治疗功效,研究该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压、血脂情况、人体成分分析以及脉图指数的变化,并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并考虑到脱落因素,选择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决明平压方(每剂3袋,1次1袋,每日3次,兑水100ml冲服。)加内科基础治疗。通过总共28天的治
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治疗NPDR眼底出血(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眼科就诊的84例明确诊断为NPDR、有眼底出血、辨证属气滞血瘀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云南红药胶囊。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出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状分级量化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变化,探讨逍遥通痹汤对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作用。研究方法:收集中医辩证为肝郁肾虚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患者使用逍遥通痹汤,对照组36例患者使用骨力胶囊。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状分级量化评分、VA
目的:研究定眩平压方对原发性高血压风痰上扰证患者的疗效及脉图的影响,探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痰上扰证时定眩平压方与强力定眩片以及单纯内科基础治疗相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考虑病例脱落可能的情况下,挑选符合本试验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风痰上扰证患者108例,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C随机各分配36例患者。治疗组A予口服定眩平压方加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B予口服强力定眩片加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C予内科基础
目的:观察凉营解毒方对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后热毒蕴结型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靶向药物引起的皮疹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更大程度的保障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的顺利进行及完成。研究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光华院区)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靶向治疗相关性皮疹热毒蕴结型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60人,由统计学分析软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患者,治疗组予中药自拟凉
目的:通过观察具有运脾平肝作用的导师临床效验方青术饮治疗小儿积滞脾虚肝旺证的效果,探讨及评价运脾平肝法治疗积滞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为小儿积滞的治疗提供治法及方药经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将符合脾虚肝旺的72例积滞患儿运用随机法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青术饮,对照组予化积口服液,4天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各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症状量化评分,最终运用统计软件SPSS23
目的:通过对益肺补脾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进一步探索临床疗效,评估安全性。为COPD稳定期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西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肺补脾汤,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CO
目的:观察导师“补益脾肾以固其本,清利湿热以治其标”的治疗理念,对导师经验方银芪通淋汤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脾肾亏虚兼湿热型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集到的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脾肾亏虚兼湿热型患者按照同期对照试验的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予以李琦教授自拟的银芪通淋汤治疗,两组各治疗2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实验室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及
目的:通过应用盆炎通络汤(易修珍主任经验方)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湿热瘀结证,观察CPP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的慢性盆腔疼痛的程度、各中医证候评分及妇检局部体征积分、盆底肌力等指标的改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盆炎通络汤加减治疗CPP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湿热瘀结型CPP提供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按照本课题的纳入标准共收集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