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复合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低C/N比污水脱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C/N比污水中氮的脱除一直是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常规生物脱氮技术处理低C/N比污水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开发低C/N比污水中氮快速高效脱除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次研发了一种能够综合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功能和载体自身化学反应功能于一体的脱氮复合多孔铁炭(Fe-C)生物载体。研究脱氮复合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对制备的脱氮复合生物载体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对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应用于低C/N比污水的脱氮处理进行研究。  (1)脱氮复合生物载体的制备以铁粉和活性炭粉为主要原料,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选择不同的粘合剂,搅拌均匀,人工造粒,制成球状,在不同焙烧温度和时间下,烧制成粒径约为5-10mm的脱氮复合生物载体。以废水pH、ORP、NH3-N和NO3--N的变化情况等水质指标以及比表面积、孔隙率、强度等材料特性为优化目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脱氮复合生物载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出制备的最佳粘合剂、铁炭体积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  (2)试验制备的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其理化性质为:载体近似球状,表面粗糙多孔,平均粒径为8.47mm,真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为4.072g/cm3、2.621g/cm3和1.412g/cm3,空隙率为46%,单颗粒强度为2.31MPa,休止角θ=23°,Zeta电位为-22.1mV,BET比表面积为32.017m2/g,载体以介孔为主,主要成分为铁、炭、氧、粘合剂5、催化剂等元素,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1.86%、36.97%、6.33%、3.53%、1.31%,且元素分布较为均匀。通过对比可知,其特性指标优于同等级的活性炭、陶粒、沸石等生物载体。  (3)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质pH值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脱氮复合生物载体自身化学脱氮的影响。试验表明,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综合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应用于反应器内生物膜脱氮时pH值得适宜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存,确定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在反应器内生物膜脱氮和载体自身化学脱氮相耦合的最适pH为中性;水力停留时间越长,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处理效果越好,综合考察处理效果和经济因素,确定HRT=4h。  (4)通过反应器动态连续试验,研究了脱氮复合生物载体对低C/N比污水在反应器内生物膜脱氮和载体自身化学脱氮相耦合的脱氮效果。试验表明:反应器启动51天后稳定正常,对于C/N比为2.5的低C/N比污水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NH3-N、NO3--N、TN和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6.54%、85.68%、83.67%和91.65%。通过对比可知,其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活性炭、陶粒、沸石等生物载体。  此项技术的研发实现了污水在低C/N比条件下不需外加碳源即可高效脱氮,解决了低C/N比污水高效脱氮的难题,为低C/N比污水快速脱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国内外大量震害实例表明,结构在中强度以上地震作用下,一般产生严重破坏甚至毁坏。近几年,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理论逐渐得到工程界认同。东南沿海某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规划要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围绕混凝土碳化损伤机理及影响因素、钢筋锈蚀机理及影响因素、钢筋锈蚀构件承载力退化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回
索支承玻璃幕墙结构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针对这种结构,以往一直注重于这种结构的抗风研究,而忽视了这种结
随着大跨度结构和钢结构的不断发展,钢制屋盖因其自重轻,材料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大型体育场屋盖结构中,由于其结构整体呈半开敞式建筑,屋盖上下表面同时受风荷载作用,
南沙地区土源不足,无法采用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唯一方法。南沙地区软土在形成的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是以细小而扁平的颗粒薄片为主,土颗粒吸附大量的水分子。这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报价,是一个有机构成的体系。依据本文,该体系包括信息收集和风险管理系统、常规报价系统以及快速报价系统3个部份。 承包商在填报综合单价时,要
为全面认识非达西渗流问题特性,本文首先对非达西渗流的产生机理、本构方程和数值分析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的
供水系统是各行各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水资源的愈加缺乏对城市供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方式对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无法
轻型钢结构以其轻型、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对轻钢结构辅助设计软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完善实用化且面向用户的低多层轻型钢结构设计系统(SMAD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人们对工地焊接的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产生了怀疑,带悬臂梁段拼接的梁柱连接形式得到了重视。带悬臂梁段拼接的梁柱连接节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