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命运—解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i5301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美国与中国均不断发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对社会进行报复的惨案,给社会带来无法忽视的震动和影响。如何看待并解决此类心理失衡问题,探究和阐释其背后的文化盲点,并从中得出具有普遍启发意义的结论,是本篇论文的最大目的。本文从跨学科文化批评角度,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人格发展与和谐人格理论为基础,探索Pi—《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主人公———其家庭背景与成长历程对其性格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是他的非凡性格保证了他与猛虎一起漂流227天依旧能够得以生还;进而探讨此作品的社会文化推广意义,论证以下观点——作为社会个体,一个人有益于社会和谐与发展还是成为一股反社会力量,与其儿童时期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三因素是否能得到和谐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正在关注同类问题,各种研究结果反复提醒我们——社会和谐,不能仅靠外在动力;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进程中,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性格若要和谐发展,不能只是依赖学校教育,而是需要父母、家庭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从其出生开始便给予更多的关注。
其他文献
《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研究》一文,是在近现代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沙甸地区的回族妇女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的历史。为了清晰明
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