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32批次冬凌草质量评价与抗菌谱效关联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归纳总结冬凌草质量评价方法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⑵探讨济源市32批次的冬凌草地域分布对其冬凌草甲素含量的影响;⑶建立济源市32个不同批次冬凌草质量评价方法;⑷评价32个不同批次冬凌草对标准菌株的抑杀能力。  方法:①通过文献检索,对近5年冬凌草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并归纳其质量评价方法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②采用 Hubble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0~60min,甲醇25%→100%;60~80min,甲醇100%),柱温箱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9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结合系统聚类法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判别分析进行聚类反馈性验证。③采用琼脂扩散法考察各批次冬凌草对标准菌株的抑杀能力。  结果:⑴冬凌草现代药理学研究方向为抗肿瘤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对各种实体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其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该作用。⑵冬凌草甲素在0.0360mg·mL-1~0.3604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6%,RSD%为0.41%,32个批次的冬凌草其冬凌草甲素含量在2.65 mg·g-1~14.58 mg·g-1。⑶以20个共有峰作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32个不同批次的冬凌草共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类样品与共有模式差别较大,第一类及第二类冬凌草批次相似度较好,S29、S30批次的冬凌草药材质量较差。⑷冬凌草各批次对各标准菌株的抑杀能力有较大差别,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其指纹图谱聚类结果相似。  结论:①冬凌草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且低毒的抗肿瘤中药,备受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视,其主要二萜类成分冬凌草甲素有着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②冬凌草甲素不同产地和不同变异类型的冬凌草在冬凌草甲素含量上有所不同,应用时应加以区分。③采用指纹图谱不但可以从多个角度反应冬凌草的质量,更客观、更有说服力,而且对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及其稳定性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冬凌草相似度评价结果,该分析模式的建立能较好的识别冬凌草药材,客观的反应出冬凌草药材的化学组成及含量分布情况,为冬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kligman痤疮模型的痤疮复合动物模型,以期获得更接近临床症状的痤疮模型;观察外用丹参酮对兔耳痤疮模型的影响及研究其抗痤疮机制;探讨薄荷醇增强其作用的
学校特色文化,是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创造和进步完善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整体信念效应的独特风格,凝结着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是一种特殊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