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ε-聚赖氨酸作用白色念珠菌后是否存在滞留菌,同时初步探索ε-聚赖氨酸影响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更好地控制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疾病及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鉴定白色念珠菌后,构建其成熟生物被膜,筛选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留取最佳药物浓度,计数菌落存活数目,并通过检测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验证滞留菌的准确性后,采用菌落计数法计数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和非白色念珠菌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ε-聚赖氨酸作用白色念珠菌后是否存在滞留菌,同时初步探索ε-聚赖氨酸影响白色念珠菌滞留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更好地控制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疾病及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鉴定白色念珠菌后,构建其成熟生物被膜,筛选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留取最佳药物浓度,计数菌落存活数目,并通过检测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验证滞留菌的准确性后,采用菌落计数法计数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和非白色念珠菌活菌数,同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滞留菌活性氧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判断滞留菌蛋白谱变化。结果55株临床白色念珠菌产科标本占比27.3%、重症监护室标本占比18.2%、妇科标本占比12.8%,且55%的标本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其次是阴道分泌物(29%),9.1%的标本分离自粪便标本;55株临床白色念珠菌40%为形成生物被膜能力较弱菌株,34%为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中等菌株;白色念珠菌滞留菌留取最佳浓度为102.4mg/mL,在此浓度下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64550)滞留菌平均数目为20CFU/100uL,通过验证实验再次确定了滞留菌的存在(p>0.05);ε-聚赖氨酸作用于临床白色念珠菌后滞留菌数平均为90CFU/100uL,作用于克柔念珠菌(ATCC 6258)、耳念珠菌质控菌后存活菌平均数分别为10CFU/100uL、160CFU/100uL。同时对照组与滞留菌组相比,后者活性氧含量明显升高(p<0.05),此外滞留菌质谱图蛋白峰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产科、妇科、重症监护室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构成比较高,超过70%的白色念珠菌可产生生物被膜,ε-聚赖氨酸作用于白色念珠菌后存在滞留菌,且其作用白色念珠菌后形成的滞留菌耐受活性氧水平增高。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如紫外线和γ辐射、碎裂、热水浸泡和化学试剂处理)相比,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快速、均匀、经济、有效和生态的处理方法,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大件产品也随之增加,对大件运输车辆的需求与日俱增,对运输车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件桥式运输车是大件运输领域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车型,因其承载量大、运输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石油、军事、能源工程等领域。大件桥式运输车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便是其安全性问题。本文以某企业600t级大件桥式运输车的桥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从桥架结构的强度、刚度、
类固醇激素的微生物降解是人们去除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热点。微生物基因组中编码降解类固醇化合物的蛋白酶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微生物降解类固醇激素的关键所在。其中
软件产品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软件设计、开发、配置等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导致软件中不可避免存在缺陷。软件模块中隐藏的缺陷威胁着软件产品的安全性,降低
本文对于定义在球面上的多元切触插值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第一部分对多元多项式切触插值问题进行了相关介绍,包括多元切触插值问题的提出及其分类等.这部分一共分为三个小
纺织厂二级粉尘的集中回收能有效地减少纺织车间二次污染,对二级粉尘气力回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公开发表文献对此进行
刺激响应性生物活性表面是一类可以对外部刺激或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从而使表面的性质(如润湿性、粗糙度、黏附性等)发生显著性改变,并最终实现对特定生物功能进行调控的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成人白血病中的最常见的类型,然而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报道称辐射、病毒、遗传背景、个人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其发生有关。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肠道屏障完整性的维持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等活动。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肠道
地层中由于构造运动或是采动不仅会造成应力重新分布,破坏煤系地层岩层的完整性,还会使岩层在背斜构造形成中产生的裂隙以及采动裂隙进一步发育延伸从而相互贯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承压水和瓦斯等有害气体提供通道和储存空间,为了解决了煤矿井下突水、瓦斯灾害防治、采面高应力现象以及工作面的安全支护等问题,通过在背斜构造条件下,分析岩层中由于背斜构造形成中产生的裂隙及分布对回采工作面在推进中顶底板应力变化、顶板破断
水垢一直是影响工业循环冷却水循环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水中矿物含量的不同造成水垢的差异。Ca CO3晶体是水垢中最主要的成分,它坚硬、致密、附着力强,严重时堵塞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