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园亭廊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传统景园亭廊建筑发展和更迭的脉络梳理,研究当代景园亭廊建筑的文化语境、社会需求及技术更新等影响因子,总结环境要素对景园亭廊建筑的影响,进而探讨亭廊建筑在建筑形式、尺度控制、空间营造及材料建构方面的传承与创新方法。一方面,归纳研究传统亭廊建筑的设计手法;另一方面,研究基于文化传承和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提出针对景园亭廊建筑的钢构设计策略。通过分析钢材与木材在本质属性、结构构造和语言表现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以及技术理性下相应的建构逻辑,探讨亭廊建筑的多样性发展,结合之前总结的亭廊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方法,基于钢结构的技术逻辑,与古亭廊建筑的营造方式进行对比,提出亭廊的钢构设计策略、空间营造策略和建筑形式表现策略。为设计师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对亭廊建筑的设计及其他景园建筑形式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际工程项目—金陵江滨酒店的设计过程分析以及案例对比,探讨景园亭廊建筑的钢构策略,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运用。基于本文提出的传承与创新思维下亭廊建筑的钢构策略,从钢结构逻辑出发,以实践项目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工程项目中亭廊建筑的钢构逻辑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策略和表现,在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层面上,体现景园建筑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其他文献
<正>作为一家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江苏省南京雨花翠竹社区互助中心(以下简称"互助中心")于2010年备案为社会团体,并于2013年正式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现改称社会服务机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必须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2015年是中国进入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本次税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赋予其“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为研究自然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南粳45为试材,于2013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3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分别为4月30日(第1播期,No.1)、5月15日(第2播期,No.2)和
易位作为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独特现象,以往学者也做过一些探讨,但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句法层面的形式和意义的一般经验性的描述和解释上,从功能、语用以及韵律等角度的研究不够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体重、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6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