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38个实验区开始启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强烈地冲击着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突破和改进,教师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更新,师生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课程改革参与者的观念与行为转变的艰难,暴露出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学校文化这一内隐性的因素已经在课程改革的推行中发生了制约作用,同时,新课程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蕴涵着新的学校文化,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建设现代化学校文化的过程,也是以人为本、实施文化管理的过程。让我们用新理念建设学校文化,打造先进的文化管理,在建立新课程体系的同时,建设现代学校文化。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观察、非正式交谈等研究方法,阐释了课程与文化的基本定义;分析了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实践问题和现实意义;探讨了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动力的关系;努力寻求构建了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校文化样态。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从而真正实现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