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促使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迫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优化,最终导致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延伸促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工作平台和充分的技术支持;经济全球化促使竞争愈加复杂,使得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建立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是跨国公司基于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价值活动而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 本文首先使用中间组织理论、资源基础观和能力理论、网络经济学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从市场角度、资源基础角度和全球发展角度阐述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理论根源: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网络中的企业通过兼具了市场机制与行政管理的特点的网络机制进行协调;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价值活动,本质上就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框架内的分布于全球不同区位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本身就是网络经济,通过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地理上呈分散状态的集团成员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间的资源高度集成、共享和优化组合利用,建立起动态的国际生产网络;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将其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问题,通过价值链的地理布局安排最适合其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国家和地区。 以此为依托,本文构建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架构,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特征和优势。 其次,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丰田公司国际生产网络,对理论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最后,本文在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我国应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对策。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使日本经济至今仍未摆脱负增长的阴影,而东南亚房地产的破灭更是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激起了国际上
目前,国有建筑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民营企业、国外大型跨国建筑集团的竞争,在此种局面下,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当今国际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热点问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竞争己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企业所在
在经济学里,创新是指“生产函数的变动。”①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二者具有辨证关系,因而创新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创新连续不断的进行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