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CVST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确诊的105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7例,女48例,对患者的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多在21-50岁,平均年龄为38.35±15.76岁,男性与女性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多数患者为急性起病;③头痛为最常见表现,其他主要表现为呕吐、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可以出现意识障碍;④男性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血栓形成倾向(35.42%)和感染因素(26.32%),女性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产褥期(20.83%)和贫血(20.83%)。⑤病变部位主要为横窦(73例),其次乙状窦(57例)、上矢状窦(52例),52例患者存在多个静脉窦同时受累(>3个部位)。影像学表现为脑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或闭塞(100%),局限性梗死灶15例,出血或血肿29例,脑实质明显水肿20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⑥63例(87.50%)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明显,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无明显特异性;⑦应用抗凝、脱水、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105例患者中92人好转,11人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或死亡,2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并出院,预后不详。⑧不良院内预后的预测因子包括意识障碍(OR6.16,95%CI1.66-22.82, p<0.05)、初测脑脊液压力>400mmH2O(OR5.31,95%CI1.14-24.72, p<0.05),影像见明显水肿(OR6.69,95%CI1.79-24.93,p<0.05)。结论静脉窦血栓患者发病较年轻,表现无特异性,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中青年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建议行MRI/MRV检查以明确诊断。多种危险因素可引起,部分患者病因不能明确,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形成CVST血栓危险因素方面有较大区别。大部分患者行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致死率高,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意识障碍、初测脑脊液压力>400mmH2O、影像见明显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