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Zero Translation From the P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语言的沟通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影响力也越来越突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传播实质是文化价值观的推广,一种语言的影响力越大说明使用和传播该语言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近几十年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英语外来词,当然这是汉语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外来词直接植入汉语的现象值得警惕,尤其是这一趋势正在愈演愈烈。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涉及到了“零翻译”这一术语。本文正是将“零翻译”设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和解读这一现象。具体来讲,本文试图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通过阐述零翻译、翻译、语言、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剖析“零翻译”中潜在的语言和文化殖民性,提出在使用英汉“零翻译”的问题上采取审慎的态度;(2)在英汉零翻译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对外来词引进的一些思考以及遵循的翻译策略,翻译原则和可以使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尤其是国家相关机构应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3)在研究汉英零翻译的基础上,引出如何更好的通过汉英翻译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达到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相对平等。   就其性质而言,本文属于定性研究,其中主要运用了相关文献介绍、事例举证及逻辑推理法,具体来讲,在介绍零翻译这一章节时,引用了已有研究对其做出的定义,作者归纳总结并在其分类的介绍中举出相关的事例。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零翻译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加以论述。   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是纯语言层面上的研究,涉及文化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在对“零翻译”的研究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极端,或极力支持或坚决反对。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零翻译现象,指出它所存在的一些理据以及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笔者更强调的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消极甚至毁灭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对英汉零翻译和汉英零翻译分别解析,且令人感叹的是,抛开西方强势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英汉零翻译可能带来的语言和文化殖民后果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无意识直接造成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对自己本土语言文化的推广尽管有一些努力,但却远远不够。   本文最后结合以上研究做出结论:从国家层面来讲,必须对英汉零翻译这一趋势合理控制,在对待外来词的过程中,国家相关机构必须及时进行语言规范和引导,而普通民众应该戒除在零翻译中表现出的崇洋媚外心理,弘扬中国本土语言文化。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采取“杂合化”策略。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作者并不反对而且支持外来词的引入和国家之间语言文化的广泛深入的交流,而是要注意“过犹不及”和“防微杜渐”。
其他文献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since it enables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another and pass acquired knowledgeamongst th
在我国,从小学就开始了英语的学习,但是这种语言学习都是以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为主,语音学习并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在进入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后,语音及口语能力往往与他们的笔试能
Counteract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op-down approaches, reflective practice is believed torepresent a more humanistic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that facil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advertising,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originality and innovation of advertising, hoping to create a good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