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对珠三角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该地区卫生公平性现况,探究不同社会经济属性高血压患者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应有的社会差距,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改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2019年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卫生服务调查。该调查以户为基本单位,基于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人口学资料、健康行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等内容。健康状况用欧洲生存质量量表(EQ-5D量表)评价,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两周就诊率和一年住院率评价。为了进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比较,本研究还提取了课题组于2015年以相同调查方案获得的数据作为对照。清理数据库后,2015年和2019年分别有4215份和5007份有效问卷。本次研究纳入全部社区高血压患者,分别为830例和1166例。采用Epi Data3.0进行资料的双录入,选择Stata16.0进行数据的描述与分析。利用集中指数和水平不公平指数评价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影响因素(正值贡献率表明该因素增加了不公平,反之亦然),使用Oaxaca-type分解法进行集中指数变化的分解(正值贡献率代表该因素促进了公平,反之亦然)。研究结果:1.本研究201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描述系统的五个维度中,焦虑/抑郁维度存在困难的比例最低(4.03%),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困难的比例最高(10.81%),与2015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五个维度存在困难的比例均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2015年相比,2019年行动、自我照顾和日常活动三个维度没有困难比例增加,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两个维度没有困难比例下降。201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EQ-5D效用值平均得分为0.975±0.084,比2015年(0.969±0.113)增加了0.62%(t=-1.194,P>0.05);自评健康(EQ-VAS)平均得分为78.09±11.70,比2015年(76.67±11.58)增加了1.85%(t=-2.527,P<0.05)。患者EQ-5D效用值和EQ-VAS得分均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加(P<0.05)。2.2019年两周就诊率为29.33%,与2015年(26.51%)相比,增加了2.82%(χ2=1.913,P>0.05),两周就诊率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加(P<0.001)。2019年基层首诊率为72.81%,与2015年(57.73%)相比,提高了15.08%(χ2=13.749,P<0.001),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患者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减少(P<0.05)。2019年年住院率为22.64%,与2015年(16.87%)相比,增加了5.77%(χ2=10.013,P<0.05),住院率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高而增加(P<0.001)。2019年,有18.56%的住院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与2015年(16.43%)相比,增加了2.13%(χ2=0.284,P>0.05),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患者越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住院(P<0.001)。2019年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9.0±4.2天,与2015年(12.3±9.8天)相比,减少了3.3天(t=3.898,P<0.001)。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平均住院天数也增加(P<0.05)。3.2015年和201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曲线均位于公平线下方,集中指数均为正值。门诊和住院集中指数分别下降了20.03%(0.1498 VS 0.1198)和16.85%(0.1982 VS 0.1648),水平不公平指数分别下降了44.99%(0.1447 VS 0.0796)和37.43%(0.1889 VS 0.1182)。两年卫生服务利用的分解结果显示,经济收入是导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的首要因素,且正值贡献率在2019年均有增加;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和就业状况的贡献率在2015年为正值,但在2019年为负值;户籍情况和家到最近基层医疗机构时间等因素的正值贡献作用不同程度地下降。4.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比较分析的分解结果显示,促进门诊公平的主要因素为家到最近基层医疗机构时间(96.52%)、受教育程度(59.26%)和户籍情况(52.39%);促进住院公平的主要因素为居住地区(34.96%)、就业状况(21.64%)和受教育程度(15.80%)。而经济收入是加大门诊(-78.39%)和住院(-115.71%)服务利用不公平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年龄和高血压患病年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结论:1.2019年珠三角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较2015年有所改善,尤其是自评健康方面。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患者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焦虑/抑郁维度上存在困难的比例逐渐下降、在自评健康得分方面逐渐增加。即相比于高收入患者,低收入患者有着更差的健康状况和更大的卫生服务需求。2.2019年社区高血压患者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均高于2015年,且基层首诊率明显提高。提示珠三角地区以基层首诊为核心,基层医疗服务为主体的管理机制对高血压的防治起了积极作用,高血压规范管理工作已初具成效。3.珠三角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依然存在“亲富不公平”现象,但不公平程度在减少。与门诊利用相比,住院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4.家到最近基层医疗机构时间在15分钟内、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户籍与非户籍的包容性、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的缩小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改善促进了社区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提示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是实现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有效途径。而经济收入差距的扩大则加大了不公平,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医疗救助方式,重点关注低收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