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筛选及其净化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79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Formaldehyde,FA)是我国室内空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由于其来源广泛、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本论文以甲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筛选、检测室内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以及室内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实验通过对53种室内植物的甲醛去除量和沉降速度分析,筛选出常春藤、橡皮树、波斯顿蕨、秋海棠、皱叶薄荷和铁线蕨等6种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通过对这6种植物的净化甲醛能力昼夜变化进行测试,发现橡皮树、皱叶薄荷、铁线蕨和波斯顿蕨主要通过叶面吸附的方式去除甲醛,而秋海棠和常春藤不仅昼夜去除甲醛的效果较强,且主要通过气孔方式吸收甲醛。因此秋海棠和常春藤是本实验53种供试植物中最理想的净化甲醛的高效植物。对53种19科植物的沉降速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室内植物的甲醛沉降速度与其分类学关系具有一定关系。   (2)对橡皮树、波斯顿蕨和常春藤在昼间、夜间以及甲醛胁迫下三种情况进行VOCs气体释放的研究表明,三种植物在昼间光照条件下释放出的气体种类最多,可鉴定的VOCs气体达39种。本实验选取了23种、四大类气体作为成分定量分析的对象,发现三种植物在甲醛胁迫下VOCs释放总量和VOCs气体种类都表现出较自然状态下降的现象;三种室内植物释放VOCs气体的总量非常小(最高释放速度为105283pg/gdwt·h),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大。但对这三种植物的气体成分分析发现,三种植物都释放出少量对人体有毒的芳香烃气体。   (3)对26种室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特性指标检测,发现大部分植物经过甲醛熏蒸之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cw和蒸腾速率Tr值降低,胞间CO2浓度Ci值反而上升;植物的水蒸汽气孔导度跟植物的沉降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06(P<0.01)所测试的26种植物的气孔导度系数平均值是0.391,拟合常春藤、橡皮树、秋海棠的昼夜气孔导度和沉降速度的关系曲线,发现气孔导度系数是个相对稳定的数值,通过阻力模型预测出来的这三种植物的非气孔导度与实测值之间存在0.9%~19.9%的误差。对滴水观音、斜纹粗勒草及常春藤的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的活性测定,发现甲醛代谢酶活性跟植物的甲醛沉降速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为继续开展高效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室内植物筛选提供实验数据支持,而且室内植物源VOCs释放低,不带来二次污染,验证了室内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可行性,同时为人们选择花卉吸收居室装修引起的甲醛污染提供一定的指导。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继续开展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的研究,探索影响室内植物净化甲醛的能力的主要因素,为筛选高效净化甲醛的植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组织管理的新变化,高校共青团需要在组织方式上创新,从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交融中有效覆盖青年大学生的组织样态;需要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国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双创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而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因建校时间短,“双创”教育起步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使
人工智能在高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学手段、方法和工具等也应该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现代低头一族的高职学生,在教师已使尽浑身解数的时候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了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教育更好的与城市轨道交通生产实现无缝衔接,更好的适应和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针对传统城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寿命长、效率高、抗恶劣环境、光谱范围宽、环保无污染、节能安全、显色性好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被视为21世纪的绿色照明光源。目
当前新媒体的应用为高职高专院校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牢牢掌控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也给高职高专院校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挑战.因此,在
本文针对合金元素能有效提高纯镁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其阻尼性能这一矛盾,提出了采用具备较高阻尼性能的石墨颗粒来增强具备较高强度的镁合金。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工艺成功制备
本研究对纺织品、电子电气产品及木制品中危害环境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的禁用偶氮染料、灭蚁灵和有机氯杀虫剂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⑴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