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视野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今以美元为中心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汇率处于无汇率基础时代,导致经济金融危机不断,打破这种僵局的方式,中国的选择唯有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需要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和选择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需要攻关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以往所考量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加入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需求影响因素后的改革目标及具体措施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国汇率制度类型的选取并非是本币国际化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可知,为配合本币国际化的需要,汇率制度在选取时必然会受到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关键在于本币的价值稳定性与可测性、较高的可获得性以及广泛的交易渠道,而这要求本币具有良好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价格水平,这是给本币持有者和使用者提供稳定预期的基础。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适情况分析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人民币汇率仍然缺乏弹性,汇率市场化程度偏低;二是央行干预市场的被动性增强;三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还未有根本性的转变,维护现有汇率制度成本不断攀升;四是资本项目还未实现完全开放。   从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国内正经历着抗击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经济增长模式迫切需要转变的困境,同时还面临着外部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政治压力。在此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如何在考量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适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无疑是一个困难选择。本文通过对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导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制度安排深入分析后,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制度安排,在长期来看必然是走向自由浮动;从短期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合理取向;从近期看,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基本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但时间不可久持。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仍然是偏向钉住美元,在3-5年的时间内基本可以维持,也是现实选择,同时这种制度也可以为其他改革赢得一些时间和空间。   针对于现行汇率制度内在缺陷,其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区间可定在10‰-15‰。二是对制度选择上,建议采用区间面上的爬行钉住。三是改进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制定比较科学合理与应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不断调整人民币汇率篮子构成及比重。四是稳步开放资本项目,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相融合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本恰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因此,研究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