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建筑批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成为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潜在的发展方向。在建筑批评过程中,学者根据建筑设计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评论方法和理论视角,并没有统一的评论格式。而图像学作为艺术史和艺术作品的评论方法,是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分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分析作品,逐步从作品的形式深入到内在含义。本文将研究如何将图像学方法应用到建筑分析当中,为建筑含义的解读提供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建筑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一部分,也作为城市与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在含义。都市实践的建筑作品具有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视觉体验,但在这些多样的形式下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含义与社会价值。其建筑的深层背后蕴含了一个时代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以及建筑师个人的潜在价值观念。只有逐层深入分析,才能发现这些潜藏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运用图像学分析方法,逐个逐层的分析都市实践的建筑作品,以揭示其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内含。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遵循由理论到方法,再到应用的论述过程。第一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图像学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图像学阐释方法,并研究了图像学对建筑评论的影响。第二部分采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分析如何将图像学阐释方法应用到建筑作品分析当中,并着重论述了建筑图像学的解释对象和解释原则。第三部分,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用图像学阐释方法分析了都市实践的五个建筑作品,包括山西芮城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河北唐山城市展览馆及公园、上海嘉定“现厂”创意园、广东佛山土楼公舍和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项目。通过将图像学阐释方法应用到建筑作品分析后发现,图像学理论可以为建筑批判提供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图像学原有的分析原则在建筑分析时同样有效。通过对都市实践作品的分析后发现,都市实践紧扣中国城市和当代发展的主题,使其建筑作品对城市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其建筑作品也反应出所处环境的社会文化内含。最后,研究还为将图像学阐释方法应用到其他建筑评析中提供了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