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寒旱区土壤水分对主栽作物安全出苗及成苗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各个时期受到干旱逆境胁迫均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苗期作用尤甚,较高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是作物稳产高产的基础。为保障我国长城沿线旱作农区作物播种安全出苗,移栽安全成苗,本文在草甸栗钙土与栗钙土两种土壤类型农田上,通过人工设定不同土壤水分和不同补水量,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玉米、红芸豆、莜麦、亚麻和谷子等作物播种安全出苗的影响、不同补水量对甜菜移栽成活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和不同补水量对马铃薯出苗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作物的出苗率。5种作物安全出苗对土壤水分都有一临界值要求,即安全出苗土壤水分临界值,达到该值后作物出苗率会出现显著跃升过程,该值所在的水分区间为作物出苗的水分跃升区间。2.明确了5种作物出苗的水分敏感区间。在作物出苗水分跃升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对2年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作物出苗的水分敏感区间:在草甸栗钙土农田,玉米、红芸豆、亚麻、莜麦、谷子分别为7.90%-9.25%、7.90%-9.25%、9.61%-12.02%、9.31%-12.02%、9.61%-13.21%;栗钙土农田则相应分别为4.83%-5.62%、4.83%-5.62%、4.83%-12.36%、6.16%-7.21%、5.34%-6.27%。3.明确了作物安全出苗土壤水分临界值。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作物的出苗进程和苗期长势,作物出苗进程对土壤水分的反应表现出3种类型:土壤水分较高时呈现快速出苗的跃升类型;土壤水分较低时的缓慢出苗的渐升类型;土壤水分介于两者之间的S曲线类型。以出苗进程为S曲线和获得壮苗为依据得到作物安全出苗的土壤水分临界值:在草甸栗钙土农田,玉米和谷子为10.87%,红芸豆、亚麻和莜麦为9.61%;而栗钙土农田玉米、红芸豆、亚麻和谷子为6.16%,莜麦为6.26%。4.明确了甜菜移栽成苗适宜补水量下限。补水方式及补水量显著影响甜菜移栽成活及产量品质,地下式补水方式较传统的地上式补水利于向秧苗直接供水并可有效保水。华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农田甜菜移栽补水100-150ml/株、栗钙土农田150-200ml/株,较不补水块根产量提高68.78%-81.82%,糖产量提高65.57%-81.82%。5.明确了马铃薯播种适宜补水量下限。补水与否对马铃薯出苗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华北寒旱区播种马铃薯时采用地下式补水,草甸栗钙土农田补水200ml/株、栗钙土农田100-200ml/株,经济产量分别较不补水提高31.72%、19.74%-35.25%。
其他文献
臭氧层损耗导致地表UV-B辐射增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发现太阳辐射中紫外线-B(UV-B,280-315nm)波段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选育能够抵御UV-B胁迫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在UV-B辐射增强下的产量,必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发掘抗(耐)UV-B辐射的基因和基因型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育种学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目
苎麻是一种适宜南方种植的优质饲料作物。目前刈割模式是株高60~80 cm收获,而此时处于苎麻旺长期初期,没有充分利用旺长期的产量潜力。苎麻牧草化刈割模式研究目的,就是依据反刍动物对纤维的利用特性和苎麻旺长期产量潜力,在一年的生长周期内选择适当的刈割株高,获得产量高、品质较好的牧草及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加速推进“麻改饲”的应用和推广。本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用“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
当读者打开报纸,一幅内涵深邃、笔墨清新的美术作品映入眼帘,使他获得了美的享受;一张寓意深刻的漫画,使他在笑中得到教益;一帧醒目引人的刊头、题图以及精美的插图,使他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