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微胶囊对植物乳杆菌ST-Ⅲ保护效果的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iren_ru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具有改善乳糖不耐受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益生功能,乳酸菌在食品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生产加工和人体消化过程中乳酸菌面临着多种环境胁迫。微囊化能有效保护乳酸菌生理活性,一直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植物乳杆菌ST-Ⅲ(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关键的酸化环节对微囊化菌体保护效果的影响规律;添加魔芋葡甘聚糖(KGM)或古洛糖醛酸片段(GB)作为复合壁材,制备粒径相同、机械强度递增的微胶囊,系统地研究了微胶囊机械强度与菌体存活率的相关性规律;通过解析微胶囊物理特性与乳酸菌的生理生化性质,探讨了微胶囊机械强度对乳酸菌的保护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酸钙比的增大或酸化时间的延长,微胶囊粒径减小,机械强度增大,其在模拟胃液(SGJ)中的收缩比、在胆盐溶液(BS)中的溶胀比均随之降低。微胶囊的包埋率随酸钙比的增加,从22.9%增至87.3%,而后下降至77.8%;随酸化时间的延长,从90.0%降低至22.7%。酸钙比和酸化时间对微胶囊的包埋率有显著的影响。在SGJ中微囊化菌体的存活率随酸钙比的增大而升高;随酸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略微下降。在BS中微囊化菌体的存活率随酸钙比的增大或酸化时间的延长均升高。酸化条件显著影响微胶囊的物理特性,导致了微胶囊对乳酸菌不同的包埋及保护效果。2、利用KGM的高黏度和GB的凝胶调节特性,制备了九组粒径均在400.0μm左右的微胶囊,其机械强度依次从5.4 N增大至51.9 N。微胶囊的包埋率在77.2%~90.6%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微囊化乳酸菌在SGJ中存活率从23.3%增至63.7%,在BS中存活率从2.0*10-1%增至6.4*1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乳酸菌在SGJ或BS中的存活率与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良好。因而,微胶囊机械强度是保护乳酸菌的重要影响因素。3、选取了机械强度递增、菌体存活率差异显著的五组微胶囊,这些微胶囊在SGJ中收缩而在BS中溶胀,且收缩比和溶胀比均随着微胶囊机械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亚甲基蓝(MB)、维生素B12(VB12)和FITC-葡聚糖(FITC-dextran)三种扩散物质的膜扩散通透系数随微胶囊机械强度增大而减小。因此,高机械强度的微胶囊对乳酸菌的保护机制在于它能抵抗消化液的渗透压作用,从而延缓消化液进入微胶囊的速度,降低消化液对乳酸菌的伤害。在SGJ酸性环境中,微囊化乳酸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在33.0%~60.3%之间,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弱,菌体pHi在6.73~6.98之间,且随着微胶囊机械强度的增大,各项指标均趋于维持菌体正常生理水平。在胆盐中性环境中,微囊化乳酸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均低于4.0%;细胞膜流动性显著增强,随着微胶囊机械强度的增大,膜流动性趋于菌体正常生理水平。因而,在SGJ和BS中,菌体生理生化指标较好地验证了微胶囊对乳酸菌的物理保护机制。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在创新
目前,风险投资(简称风投)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背后有着风投的身影,他们为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2009年创业板
分析了中国蓖麻产业与蓖麻科学研究的现状,指出蓖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为实现我国蓖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进行考试科目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运动习惯问卷,分析探讨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以及与运动习惯的关系,为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提供学校运动干预措施的依据。研究认
自古以来女性在服饰文化中承担着服饰的制作者及工艺传承者的重要角色,女性的服饰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剧烈,女性首次以主体身份登上历史舞
目的观察乌蛇止痒方对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方法 45例HIVPPE脾虚湿蕴证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最终
扒鸡是中国传统特色肉制品,采用传统“老汤”精细“扒”制而成,因其具有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口感细嫩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课题以不同的加工阶段的扒鸡和老汤为
葡萄香气糖苷是葡萄品种香气成分的主要前体物质,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被部分水解释放出来,通常这部分香气会成为某一品种葡萄酒的特有或典型香气特征。葡萄酒发酵香气在酒精发
日本在汲取汉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理论,也就是本居宣长的"物哀说"。虽然本居宣长将其作为日本原创的理论,但实际上,它深深受到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魏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