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是一种吡咯烷酮类的抗癫痫药物,由比利时UCB公司研发。1999年FDA批准左乙拉西坦普通片(商品名:开浦兰)上市,2008年批准其缓释片上市。LEV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属于第一类,具有高渗透性、高溶解性。截至目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原研药(Keppra XR)还未在国内上市,国内在售的为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通过筛选处方,优化处方,制备出能在12小时内符合零级释放的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体内试验,以期与参比制剂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第一部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目的:以12小时释药曲线零级拟合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最佳处方并进行验证,使片剂中药物在体外溶出中符合零级释放,并探究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释药机理。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片芯,外用半透膜进行包衣。通过对片芯处方、包衣液处方、体外释放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以12小时累积释放量和释药曲线零级拟合效果为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处方。结果:自制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中阻滞剂HPMC:CMC-Na(1:1)用量为127.5 mg,包衣液中致孔剂PEG400用量为10%,包衣增重为5.7%,所制的微孔渗透泵片在12小时内符合零级释放。结论:对于片芯中含有高水溶性且含量大的药物,通常需要加入阻滞剂来延缓药物的释放。本文采用在片芯中加入缓释材料结合渗透泵技术制备了高水溶性药物左乙拉西坦的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第二部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评价目的:建立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分析方法,并对自制片剂进行了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和含量,并对所建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体外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显示线性关系,专属性、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规定。三批自制的片剂平均含量均在95%以上,符合规定。结论:建立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分析方法可用于体外释放度以及含量的测定。第三部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稳定性研究目的:进行影响因素试验,确定自制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储存的条件。方法:对自制的渗透泵片进行高温、高湿以及强光照射试验。考察制剂的外观、含量以及释放度的变化。结果:本制剂在高湿条件下外观以及释放度发生变化,考虑为片芯中加入的缓释材料HPMC所致。在高温以及强光照射条件下无变化。结论:制剂在高湿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后期储存密封保存,在干燥处放置。第四部分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内药动力学研究目的:进行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浙江华海药业)和自制控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建立HPLC-UV法测定家兔体内血浆左乙拉西坦含量的方法,测定自制制剂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药动学特征。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洗净期为一周,试验前将4只家兔分为两组,每组2只。给药前禁食12 h,不限制饮水,口服给药,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利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自制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和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自制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比左乙拉西坦缓释片Tmax延长,Cmax减少,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结论:自制的左乙拉西坦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释药更加平稳,与参比制剂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生物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