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旗县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主体成员,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我国就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就业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就业优先战略的顺利实施,还会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劳动力从农牧区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其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少数民族就业群体务工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因此就业稳定性并不高,存在频繁调换职业现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岗位以个体和私营为主,大量的就业岗位靠自己开拓创造,有的岗位与他们自身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这同时也是他们的就业优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城镇劳动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关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利用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少数民族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解决对策。内容不仅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也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就业群体之间的团结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他文献
哨点监测是传染病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和技术,加强新发传染病哨点监测工作,构筑重大疫情第一道防线,对于及时发现病人、缩短传播窗口期和提高新发传染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本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
倡导集体主义、崇尚宏大叙事的革命文艺退场后,画家开始关注个体的现实世界和精神领域,艺术个性因此得到空前释放和极度彰显。各种个性化的语言符号在画面中逐渐迸发,并竞相绽放
报纸
期刊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系统总体上都属于官僚制组织体系。由于官僚制的条块式的组织结构、层级节制的权力运行方式、失之繁荣的制度与纪律、重目的轻价值的管理原则几方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