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乡土景观营造运动的兴起,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复层结构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稳定性高,病虫害少,养护管理成本低,生态效益好;而富有地方特色的群落结构则可从植被的角度展现当地植物景观。本文以南京紫金山地带性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模拟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评价、探讨与借鉴的研究方法,对营造南京地域性植物景观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标准样方法和路线法对紫金山森林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将选取的35个样地进行TWINSPAN分类,划分为9个群丛。同时,对35个样地和20个主要乔木进行DCA排序,揭示出植物种、植物群落与所在环境的生态关系,并给予了合理的环境解释。(2)在TWINSPAN分类的基础上,对紫金山自然植被的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生态位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作为模拟设计和建植的依据。(3)从观赏价值、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生物学特性三个层面,构建紫金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初步选择的189种野生观赏植物按不同生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进一步筛选出123种(Ⅰ、Ⅱ级)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观赏植物,以便于其科学、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重点推荐了其中的21种植物。(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运用园林艺术、植物造景等理论,以9个群丛为单位,模拟形成20个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同时,对上述模式的植物配置及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在城市绿地中模拟自然群落的建植技术理论与流程、苗木储备和养护管理措施,营造出景观、生态与自然度相协调的近自然植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