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位置不同分级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5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将患者分成三个大组:即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组(216例),前交通动脉瘤组(2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组(107例),再根据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分成3个小组,(hunt-hess分级1-2级,hunt-hess分级3级,hunt-hess分级4-5级),535例患者均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将颅内动脉瘤夹闭,将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天内手术定义为早期手术,4-14天内为中期手术,14天以后的为晚期手术。对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出院时的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应用卡方检验来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组早期手术患者GOS评分4-5分(良好)32例,2-3分(差)9例,1分(死亡)及病情危重处于濒死状态并放弃治疗7例;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所致的脑梗死15例,脑积水2例。中期手术良好68例,差24例,死亡或濒临死亡的7例,术后合并脑梗死50例,脑积水1例。晚期手术良好57例,差9例,死亡或濒临死亡的3例,术后合并脑梗死40例,脑积水9例。前交通动脉瘤组早期手术良好64例,差11例,死亡及病情危重处于濒死状态并放弃治疗9例,术后合并脑梗死41例,脑积水2例。中期手术良好67例,差9例,死亡或濒临死亡7例,术后合并脑梗死35例,脑积水5例。晚期手术良好34例,差10例,死亡或濒临死亡0例,术后合并脑梗死25例,脑积水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组早期手术良好20例,差15例,死亡及病情危重处于濒死状态并放弃治疗6例,术后合并脑梗死14例,脑积水1例。中期手术良好23例,差8例,死亡或濒临死亡5例,术后合并脑梗死15例,脑积水0例。晚期手术良好19例,差8例,死亡或濒临死亡2例,术后合并脑梗死9例,脑积水3例。经过检验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组Hunt-hess分级4级的患者,晚期手术术后脑积水及脑室扩张发生率高于早中期手术,卡方值6.155 ,P值0.046(P<0.05),晚期手术后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早中期手术,卡方值6.572 ,P值0.014(P<0.05)。前交通动脉瘤组中Hunt-hess分级1-2级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晚期手术高于早中期手术,卡方值8.255 ,P值0.016(P<0.05)。Hunt-hess分级4-5级患者晚期手术术后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早中期手术,卡方值7.455 ,P值0.024 (P<0.05),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组Hunt-hess分级4-5级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所致脑梗死发生率早期手术低于中晚期手术,卡方值6.091, P值0.048(P<0.05)。结论:对于破裂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1-3级的患者应尽可能给予早期手术,对于Hunt-hess分级4-5级的患者,无论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或者患者年龄大于60岁,均主张尽可能早期手术夹闭动脉瘤并防止其再次出血,术后早期静脉给予扩张脑血管药物治疗,防止脑血管痉挛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