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和缺乏可行性研究等诸多问题,在剖析了解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运用EPC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等一系列现代管理学的理念、程序和方法,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以及组织结构中各种职务或职位的不同,对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对管理流程的再造,重点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等诸多问题。设计出一套“划分类别性质、严格定编定岗;规范财政支付、强化资金管理;推进内部改革、实行管养分离”的现代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并依托“引黄济津”工程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其中的围堰工程、进水闸工程、砼和钢筋砼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的介绍,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证。“引黄济津”工程是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引黄济津工程的顺利通水,不仅缓解了天津市的用水危机,而且完善了整个华北地区的水网体系,使干枯30多年的运河恢复生机。更重要的是,每年4亿多立方米的黄河水不仅保证了天津城市居民饮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德州市的“南融北接”的战略,对整个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引黄济津”工程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和我国水利事业整体水平的发展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