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道德观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观的虚伪性,全面阐述了马克思道德观的定义、特征、基本观点和基本范畴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道德观不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社会公德,维持社会秩序,系统梳理马克思的道德观,对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共分为三个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的道德观的形成。马克思的道德观产生于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追求发财致富的本性,使其不断剥削压榨劳苦大众,这是马克思道德观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在揭露资产阶级道德非人性化的同时,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古典哲学家的道德观,最终形成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道德观。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的道德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道德是利益的反映,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是一定社会时期具体的、历史的道德。道德的基本问题包括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道德的基本范畴包括自由、良心、平等及人道主义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的道德观的当代价值。人与人层面,马克思的道德观可以规范个人行为调和利益矛盾。人与社会层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可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人与自然层面,提高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一方面,道德观作为上层建筑,可以内化为道德主体的意识形态,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提高社会公德,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以马克思科学的道德观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雷达方法对公路路面厚度进行检测正逐步取代传统的钻芯检测方法。介绍了层厚检测雷达的基本原理,并使用层厚检测雷达对湖南干线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厚度检测、资料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生发出前所未有的观念变革。大量新观念、新问题、新现象、新思想、新冲突、新矛盾呈现在新闻传播领域,创造出新闻理论研究的黄金时代。《新闻理论研究的现
<正>“下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八法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立方运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证,以荡涤实热,疏通胃肠,同时可达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心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及联合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时 ,采用连续性肾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居住区内人们交往趋向冷漠,邻里关系生疏,这一问题在青年人身上尤为突出。作为掌握网络技术的主体,青年社交活动大多依靠网络,而现
<正>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把学生看作对象化的客体,持一种物化的学生观,学生只会服从,不会思考,更不会创新。无疑,这样的学生观,不适于当今的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相互影响的伴生关系,规划管控和引导着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是城市规划战略的具体实践环节,反过来影响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