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及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9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1年移植肾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受者年龄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危险因素。结果:1、DCD肾移植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为97.7%(86/88),DCD肾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为94.3%(83/88)。DCD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9.6%(18/92)。2、受者年龄对肾功能恢复时间(z=-5.151,P<0.001)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受者年龄对DCD肾移植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χ~2=0,P=1)、DCD肾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χ~2=0.071,P=0.79)、DGF发生率(χ~2=0.045,P=0.833)及术后并发症(P=0.982)等方面的影响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3、DGF的发生率为20.7%(19/92)。受者性别(χ~2=0.295,P=0.587)、受者移植前透析方式(P=0.369)、热缺血时间(χ~2=0.235,P=0.628)、血管开放时血压(χ~2=0.045,P=0.833)都不是DGF的危险因素。DGF组与IGF组受者年龄分别为(38.4±9.6)岁和(38.1±9.9)岁(t=-0.118,P=906),DGF组与IGF组受者移植前血肌酐分别为(1069.7±352.1)μmol/L和(996.0±319.5)μmol/L(t=-0.877,P=0.383),都不是DGF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者移植前透析时间大于等于14个月(χ~2=6.211,P=0.013)、冷缺血时间大于8小时(χ~2=6.408,P=0.011)是DGF的危险因素。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者移植前透析时间大于等于14个月(P=0.015,OR=7.185,95%CI 1.468~35.170)、冷缺血时间大于8小时(P=0.009,OR=4.479,95%CI 1.464~13.649)是DG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DCD肾移植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及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都很高,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2、受者年龄不是DCD肾移植的限制条件,中老年患者有条件也可以行DCD肾移植。3、DCD肾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在DCD肾移植各时期的病原体都有所不同,而且肺部感染是DCD肾移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应该引起重视。4、冷缺血时间大于8小时和受者移植前透析时间大于等于14个月是DG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