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线耦合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无线通信系统也一直在迅速发展和更新迭代。作为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旨在通过在通信系统的收发端采用多个天线的形式,来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相较于前几代的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中天线数量激增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然而,无论是在基站系统或者是终端系统中,天线所占据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天线整体布局会非常紧凑。天线数量增多而空间有限,必然造成天线之间出现很强的互耦效用,进而会影响整体通信系统的性能。为此,关于多天线系统中的耦合调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论文结合不同场景中的不同的天线形式,提出和设计相应的去耦方法和结构,来完成耦合调控设计,改善多天线性能。所做的主要设计和成果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了基于寄生结构的耦合抑制方法。针对单频和双频多天线单元,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寄生结构来抑制天线单元间的互耦。首先在微带贴片多天线系统中,为了能够在很小的间距内实现耦合抑制,提出了弯折型的小型化谐振器结构来抑制表面波,进而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性能。所设计的谐振器结构不仅可以改善H面耦合排列的微带贴片多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也还可以适用于E面耦合排列的多天线。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在较小的单元间距内实现良好的高隔离特性。其次,将所设计耦合谐振器结构应用单元数量更多的天线中,也可以实现各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提升。最后,针对于双频Wi-Fi多天线系统,为了不增加系统复杂度,提出了采用单个寄生结构的简单方法,来实现两个双频天线之间的耦合抑制。通过在所设计的双频寄生结构末端进行开路阻抗加载的形式,利用Y矩阵分析,可以同时实现双频天线在两个工作频带2.45 GHz和5.8 GHz内的隔离改善。并且,对上述天线进行了样机加工、性能测试,进一步表明了所提出的寄生结构的可靠性和正确性。2、研究了基于陶瓷覆层加载的耦合抑制方法。为了在不占用更多天线单元之间的空间并且不增加馈电后端的复杂度前提下,提出了基于陶瓷覆层的多天线耦合抑制设计,采用高介电常数介质覆层加载的方法来提升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特性。在单极化多天线系统中,通过在两个H面耦合排布、间距小于0.3λ的偶极子天线上方加载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覆层,可以改变天线单元之间的近场耦合分布,消除耦合单元上的耦合场分布,进而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特性,实现了15-30 d B的隔离度提升。并且,为了改善引入陶瓷覆层后引起的交叉极化的恶化,采用在陶瓷覆层刻槽的方法,保证了辐射特性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单极化去耦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陶瓷覆层的双极化天线去耦设计。与单极化类似,采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覆层,在单元间距0.4λ时,工作频带内天线单元的各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可以改善至25 d B以上。对单极化天线进行了样机加工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了去耦设计的正确性。3、研究了基于超表面覆层加载的耦合抑制方法。结合陶瓷覆层去耦的设计,利用等效电磁参数提取的方法,提出了不同形式的超表面结构。通过在多天线上方加载不同形式的超表面覆层,分别实现了单频、双频和双极化多天线的去耦设计。在单频多天线去耦设计中,所设计的超表面可以在天线单元间距小于0.3λ的情况下,工作频带内的隔离度可以提升至25 d B以上。并且由于超表面的极化特性,天线的辐射特性不会出现恶化。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双频超表面的去耦结构实现了紧凑双频多天线之间的耦合抑制。由不同长度的非均匀金属短线构成的周期超表面,可以同时改善双频天线两个工作频带的隔离度。在2.6 GHz和3.5 GHz的工作频带中,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分别可以提升24 d B和15 d B。最后,针对于双极化多天线的去耦设计,根据天线的极化形式,采用了方形金属片周期排布的超表面结构,来提升天线各个端口之间的隔离性能,并保证了天线辐射性能的稳定性。在3.4-3.6 GHz的工作频带内,匹配良好的前提下,天线单元各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均提升至在25d B,尤其是同极化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可以提升至30 d B以上。并且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稳定,增益也有一定的提升。对以上天线都进行了加工测试,实测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超表面去耦设计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全天时全天候、广域高分辨的特点使得其被广泛地用于地貌测绘、海洋观测、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民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升,SAR系统正朝着更灵活、更高分辨率和更宽测绘带幅宽的目标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特性,SAR发展出了波束扫描SAR,如聚束SAR,地形观测高级扫描合成孔径雷达(Terrain Observation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运行速度、功耗水平等性能参数的优化受材料本身物理极限以及工艺水平的制约严重。光电集成技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因其具有信息容量大、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延续和替代集成电路发展的备选方案之一,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发展空间。其中,Si基半导体工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Si基光电子器件及芯片的研制正在成为当下科研人员攻克的重点。且部分Si基光电子器件已经得到了较
近些年来,场景多模态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在成像机理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成像图像表征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导致单幅图像不能完整地反映场景的有效信息。因此,提取多源图像的互补信息,并去除其中的冗余信息,合成一幅能准确、完整表达场景的复合图像的技术成为了图像处理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图像融合正是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作为多源信息融合理论的一个分支,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得到
近十年间,二维材料发展迅猛,被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电子信息以及生物医疗等多个技术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采用二维材料设计制造低功耗二维自旋电子器件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自旋电子器件与传统的电子器件不同,它采用电子自旋作为信息载体,大大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从而有利于实现低功耗、高速度的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存储。但是,目前低功耗二维自旋电子器件的应用仍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纪录片的创作相较于传统纪录片有着更高人文要求,并对纪录片的语言风格提出不同于电视时代的特殊要求。在纪录片语言中,行为符号、器物符号、时间符号、空间符号共同构成了纪录片中符号的系统性表达,从而使观众在享受中了解"工匠"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与情感状态。本文以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为例,深入探讨以上四类符号在纪录片情感传递中的作用。
学位
学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位于中国西南部,界于北纬20°54’至26°24’,东经104°28’至112°0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或地区之一。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历年保存的蜘蛛标本,尤其是近几年在广西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标本为主,对分布于广西的球蛛科蜘蛛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前言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