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东经济文化初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自古以来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经济发展,文化独具魅力。唐代作为封建社会的“盛世”,该时期的山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就更具意义。本文力图通过不同群体在诗文中对山东各方面的描写来完善山东概貌的同时,分析不同群体描述相异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唐代不同时段关于山东诗文数量的变化,进而了解唐代文化上儒、释、道文化碰撞交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趋势。山东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经济优势的同时,也受整体时局、环境的变化,为两宋时期山东的衰落埋下了伏笔,从而加深对山东在唐代处于一个独特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地位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关于唐代诗文中当今山东地区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山东的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唐代诗文中有关山东的经济、文化描写入手,第一部分追溯唐以前诗文中关于山东经济文化的描写记叙,进而了解唐以前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是唐代山东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之一。第二、三部分重点着墨山东唐代经济文化的概貌,通过诗文来了解唐代山东的自然概况,进而了解唐代山东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由此引出唐代山东诗文中的士风民俗,而唐代山东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其在对外交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在诗文中有所体现。第四部分对不同群体在诗文中对山东不同的经济文化意象进行分析,并以李白、圆仁为个案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群体差异性比较,加深对唐代山东及唐代整体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认识。第五部分则就初唐、盛唐、中晚唐山东诗文数量的变化差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认识到唐代山东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经济优势的同时,也受整体时局、环境的变化,呈现出独特性、时代性的特征,为当今山东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和思考。
其他文献
在油井建设和生产作业中,钻井深度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本文通过对随钻头或其它机械结构入井的钢丝长度的计量,来完成这一参数的测量。 Drilling depth is one of the mos
现阶段,城市的供水调度系统主要以供水生产的数据采集相应监控系统作为重要模式,但是供水生产数据采集并不齐全,难以对供水生产信息完成有效整理,对此应该开发和研制一套相对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H2O2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
古代西域绿洲,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交汇的要冲,各民族文化在生成过程中表现出其特有的规律性特点,这些规律性特点对于我们今天重建新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