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的原煤产量约有25%来自于山西省。煤炭工业也是山西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其增加值占山西省工业总增加值约60%,2012年上半年缴税额占全省税收总额的56.99%,可见,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整体煤炭工业以及山西经济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故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十分重要。2008年山西省进行了我国最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长期以来,山西省煤炭工业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私营煤矿,无序且过度的开采一方面造成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煤改至今已有五年,效果也初步显现。作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事件,煤改是否对该工业的发展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这一探讨也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那么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该工业发展影响的程度有多大?煤改是否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整体结构有明显的改变?这是对于探究该工业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对于煤炭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中,关于我国整体及世界煤炭产量的预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较为全面;但针对山西省煤炭工业以及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定性分析,少数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体系,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定量分析方面,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相关研究还相对欠缺。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旨在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确定对山西省煤炭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煤改是否对该工业发展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章:第一,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思路。第二,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评价。第三,介绍与产量影响因素相关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生产理论和供求理论,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经济理论基础。第四,高度重视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研究,对其情况作出介绍。主要包括该工业对我国整体煤炭工业以及山西省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原煤产量以及煤炭工业内主要指标的发展做出回顾与分析。第五,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选择山西省原煤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01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资本投入、从业人员数、外运量以及矿井数,且始于2008年的煤改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影响。另外,本文也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首先,山西省原煤产量对外运的依赖性很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工业潜在的风险;其次,价格对于山西省原煤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一方面是由于山西省原煤产量受外运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消费量巨大,全国煤炭需求较旺盛,而山西又是我国的产煤大省,故对其而言产量对价格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第六,提出政策建议。在前面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持续加大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延伸省内煤炭产业链以及继续深化煤炭资源整合等。总体来说,针对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研究较少,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事实数据为依据,选择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一方面确定山西省原煤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定量的探究各指标对煤炭产量的影响;另一方面检验煤改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结构影响的效果是否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比煤改前后该工业发展的不同。本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部分变量在进行预处理时可能会引起其方差比实际情况偏小,从而导致t检验的显著性增强;且对煤改之后效果进行回归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故煤改后的回归结果只是作为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