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血清PG与G-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血清PG及G-17水平,探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对血清PG和G-17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农村地区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人群的989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筛查标准者纳入电子系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基金(编号:BE2019698); 扬州市“十三五”科教强卫专项(编号:YXZX201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血清PG与G-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血清PG及G-17水平,探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对血清PG和G-17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农村地区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人群的989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筛查标准者纳入电子系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于全部受试者血清学PGI、PGⅡ和G-17检测采用ELISA方法,并以此得出PGI/PGⅡ比值(PGR)对比分析,比较PG和G-17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和Hp感染、吸烟、饮酒中的变化特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p呈阳性者血清PG Ⅰ、PGⅡ和G-17水平升高,同时表现PGR降低(P<0.01)。(2)男性血清PGI、PGⅡ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1)。(3)随着年龄增长,血清PGⅠ越高,比值PGR则反之,G-17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4)通过对比吸烟、曾吸烟、未吸烟人员3组的PGⅠ、PGⅡ、PGR水平,发现吸烟组PGⅠ、PGⅡ和PGR均高于另外两组,曾吸烟组PGR高于未吸烟组,吸烟组G-17低于未吸烟者(P<0.05)。(5)通过对比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的PGⅠ、PGⅡ,发现饮酒组PGⅠ、PGⅡ高于不饮酒组(P<0.05)。结论: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受检者的年龄、性别、Hp感染以及自身的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影响有关。2.血清胃泌素G-17与受检者的Hp感染、年龄、吸烟有关。第二部分:血清PG与G-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不同胃部病变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的变化,以及评估血清PG和G-17用于筛分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效能,并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扬州地区人群中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01月~2019年12月在扬州农村地区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胃镜及病理检查等流程。通过胃镜和病理结果分组分析,对比不同的胃黏膜病变中血清PG和G-17变化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在筛分胃癌和癌前病变中血清PG和G-17效能。然后通过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风险人群进行评分分组,0-11分为低危组,12-16分为中危组,17-23分为高危组,比较各组癌前病变、胃癌的检出率。结果:(1)本项研究共纳入受试者有1376人,男性382人,女性994人,根据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分为6组,其中浅表性胃炎组(SG)611人、胃溃疡(GU)组30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467人、肠上皮化生组(IM)215人、上皮内瘤变(IN)组39人及胃癌(GC)组14人。(2)与SG组比较,CAG、IM、IN组的PGI水平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PGR水平在CAG、IM、IN、GC组逐步降低的变化,血清G-17在CAG、IM组中表现无显著差异,相比较CAG和IM组,IN组血清G-17显著升高。GC组血清G-17水平对比其余各组有着显著升高(P<0.01)。(3)根据ROC曲线变化得出PGI、PGR、G-17诊断癌前病变和胃癌的最佳界限值分别为70.04ng/mL、8.27、9.86pmol/L,其敏感度依次是 52.8%、60.4%、83.0%,特异性依次是 88.5%、77.4%、74.1%。PGI、PGR、G-17 的 AUC 分别为 0.713、0.718、0.778。(4)IN 在高危、中危组、低危组检出率分别为9.4%、3.3%、2.3%。IN在3组间比较有差异(χ2=5.641,P=0.008)。高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与低危组组间癌前病变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值分别为0.035、0.002),通过筛查显示,胃癌检出率:高危组(7.55%)>中危组(1.92%)>低危组(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组间胃癌检出率比较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与中危组两组间比较P值为0.05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当胃黏膜发生萎缩、肠化、瘤变或是癌变时,血清PGI和PGR水平下降;血清PGI、PGR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可能存在胃癌和癌前病变,高水平血清G-17是胃癌和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2.血清PGI、PGR和G-17可作为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参考指标。低水平PGI、PGR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价值。3.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可用于扬州地区胃癌风险人群筛查,有助于提高人群胃癌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目的:临床观察中风合剂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四肢肌力积分、中医证候的改善及对其血清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目、血脂等指标的改变,评估中风合剂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扬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并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共141例,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共102例。最终收集完整资料者90例,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转型变革,它现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已经完全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模式,并对于这一代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确保中职生健康成长,中职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研究的开展十分必要。本文选取了天津市五所不同培养领域的中职学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
目的新生儿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指在新生儿应用辅助通气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参数调整不当、未与个体肺相匹配等,导致患儿氧合功能障碍和肺水肿,从而导致的肺部功能受损的一系列并发症。在新生儿中常见的肺损伤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目前最常见的VILI主要为VAP,有研究显示我国新生儿早发性VAP发生率为3.33%,迟发性VAP为11.67%,病死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三位。HCC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HCC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肝癌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HCC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仍是HCC患者总体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并探索HCC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分子及其机制,将为改善HCC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本文拟研
目的:探讨多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分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 malignancies,HM)并发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为早期诊断此类患者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手段。方法:收集本研究中心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浆膜腔积液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浆膜腔积液均行FCM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空气填充治疗非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探讨非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将55例55只眼符合纳入标准并行玻璃体切除连续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25眼、女性30例30眼,右眼34例34只眼、左眼21例21只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多学科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二氧化硅(Silica nanoparticles,SiNPs)作为纳米技术消费者库(Consumer products inventory,CPI)列出的常用五大纳米材料之一,由于其合成方法成熟、稳定性好、利于表面修饰、特殊空心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能够提高营养物质和药物透过生理屏障和细胞
脂滴包被蛋白1(Perilipinl,PLIN1)是定位于脂肪细胞的表面蛋白,对调节脂肪分解、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均有影响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利用iTRAQ技术对不同猪种肌肉组织进行差异蛋白检测,筛选出包括PLIN1基因在内的一批差异基因,我们推测PLIN1可能和不同品种猪肌肉及脂肪发育差异有关。为了探究猪PLIN1基因对骨骼肌卫星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
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目前对虾养殖业所面临的分布最广且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WSS,而且WSSV的扩散速度很快,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WSSV检测技术,以期及早发现WSSV的感染,及时净化养殖水体,预防WSS的爆发,降低经济损失。金纳米颗
新型H7N9流感病毒自2013年在我国出现以来,给家禽生产和公共卫生均造成了极大危害。其中,2016~2017年人群中的第五波流行期内,更是出现了 HA裂解位点处携带多碱性氨基酸的变异株,使得H7N9从对家禽低致病性(Lowpathogenic,LP)进化为高致病性(Highly pathogenic,HP),并一度出现LP和HPH7N9共存的复杂局面。随着H5/H7二价疫苗在家禽中的推广使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