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近几年来在资产规模、企业数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企业市场化与规模化的重要途径。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多轮的企业间并购浪潮也为市场留下了较大的并购商誉资产,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计信息,代表着企业潜在的一种超额收益能力,这种能力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多方面,无法具体衡量,于是体现在企业间并购时的价值差异上。商誉的大小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企业预期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的差距,因此其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影响关系。首先,文章梳理了我国市场近几年的并购重组与商誉资产现状。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中来看,整体上我国企业都存在着并购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过高与商誉减值较为严重的情况,从行业的角度进行对比发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情况尤为严重。其次,关于商誉与商誉减值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在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持续期进行实证研究。以我国2013—2018年A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商誉正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并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年的持续期,即并购商誉对企业第二年经营业绩也有正向影响,但是对第三年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并购商誉减值对企业经营业绩有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不具有持续性。最后笔者针对并购商誉占比过高与商誉减值情况严重的情况,结合文章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以期我国的相关会计法规更加完善,市场对于商誉的看待与操作更加科学,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市场中的企业在进行重大重组时更加合理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