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的可视芯片的制备和应用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会受到病毒侵染而引起病毒病,几乎每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都受到几种甚至十几种病毒的危害,近几年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及芜菁花叶病毒造成许多蔬菜品种减产或绝产。随着生态条件的改变和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病毒种类有逐渐增多,危害逐渐加重的趋势。植物病毒虽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但专化性并不强,往往一种病毒可寄生在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上,常常发生复合侵染,因此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发高通量、快速、灵敏、规范化的检测体系是病毒检测发展的必然方向。 本研究通过指示植物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法、PCR等方法对TMV,CMV,PVX,PVY,WMV,ZYMV,TuMV这七种广普性植物病毒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重RT-PCR体系同时检测这几种病毒,再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视芯片的检测体系。并对这几种方法在病毒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快速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可视芯片体系能够同时快速检测这七种病毒,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本项目使用的这种可视芯片无需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等来检测荧光信号,用肉眼即可看到实验结果,大大节省了时间及经济成本,并且这种芯片是以PCR的产物的特异性序列来做的探针,所以它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都相当的高。目前,还尚且没有人用这种芯片来检测植物病毒。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有关牛ES细胞的培养己取得了相关进展,已分别从体外受精胚胎、胎牛原始生殖嵴、牛鲜胚内细胞团以及核移植胚胎中初步分离获得了牛类ES细胞,但均未建立可稳定传代的ES
在遥远的新疆有一片沙漠名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居住在沙漠周边的人世代流传一个传说:在沙漠中生活的一种鸟叫“克里尧盖”,跟着它的足迹就可以找到埋藏地下的宝藏。  “克里尧盖”是维吾尔族语,翻译过来是“奔跑如飞”的意思,这里描述的鸟就是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鸟,其分布局限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早在1876~1877年,著名的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至罗布泊考察的路上,曾经目睹并且采
期刊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晚疫病是严重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真菌病害。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该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参与细胞多项功能。近期研究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
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是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可引起多种作物的减产,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盐渍化土壤中主要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其水解电离产生的Na~+对作物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Na~+相关的转运蛋白对植物抗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小麦的耐盐性,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对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可持续稳产、高产有着深远的意义。Sch
本论文选取分布于中国各地有争议的三个分类群的“罗布麻”植物样本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进Qiagen法从干燥和标本叶片中提取到完整的基因组DNA,运用ITS、tmL内含子与trnL-F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