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对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模型,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将隔附子饼灸合穴位敷贴法、隔附子饼灸及穴位敷贴疗法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探讨隔附子饼灸合穴位敷贴法对心肾阳虚型冠心病作用机理效果的实验,为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合格受试者以1:1:1:1的比例分配至隔附子饼灸合穴位敷贴组(A组)、隔附子饼灸组(B组)、穴位敷贴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均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护理及药物治疗,A、B、C三组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加上隔附子饼灸合穴位敷贴疗法、隔附子饼灸疗法及穴位敷贴疗法。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患者近期疗效指标(临床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血脂、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远期预防指标(再住院病例数、平均住院天数)的变化情况,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临床症状疗效:治疗4周后,A、B、C、D四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0.0%、80.0%、60.0%。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四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秩和检验对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A、B、C三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高于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各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监测: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60.0%,C组总有效率为65.0%,D组总有效率为55.0%。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四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秩和检验对四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两两比较,A组总有效率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总有效率高于B、C两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总有效率高于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附子饼灸与穴位敷贴疗法对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4.治疗前各组血浆CRP、TNF-a、IL-18、IL-10、APN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四组TNF-a、IL-18水平与B组CRP水平以及D组CRP、APN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IL-10、APN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升高,其中IL-10水平四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N水平,除D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三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两组IL-10、APN、CRP水平与B、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10、APN、CRP水平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IL-10、APN、CRP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各组TC、TG、HDL-C、LDL-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四组TC、HDL-C、LDL-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TG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G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三组TG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TG水平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各组PT、FIB、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四组T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FIB、PT、APT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FIB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三组FIB、PT、APTT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FIB、PT、APTT改善程度大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再住院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平均住院天数,A组、B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采用隔附子饼灸合穴位敷贴可干预心肾阳虚型冠心病,其疗效显著;2.该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血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凝血功能对冠心病的逆作用,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远期疗效;3.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疗效显著、经济、无毒副反应等优势被而广大患者接受,在防治冠心病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治疗冠心病的时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