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该理论被称为“经济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国学术界针对此理论展开了多年讨论,但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以往的探索大多从劳动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内容上出发,试图推进对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的研究,本文则更侧重于从人主体——劳动者个人发展的角度做进一步探讨,具体线索如下: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国家、阶级消亡的理论预设出发,重点阐述马克思所预想的未来理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条件下人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期为当代中国劳动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有益启示。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该理论的研究价值,在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汲取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二章则遵循唯物史观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对马克思实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严密梳理和深入挖掘。在弄清马克思立论根据、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前提下,阐明了“个人所有制”的科学含义。第三章就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首先,论述自由人联合体的主体自由人的特征,自由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其次,分三部分论述了自由人联合体理论的具体内容;最后,阐述了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和成熟形态,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在结合我国国情,从关注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实意义。首先,明确了当下中国现实人与自由人之间的差距;其次,阐述了从现实人到自由人的途径,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每一个劳动者个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