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肩井穴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tv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胆囊炎发病率逐年升高,调整胆囊的收缩功能,对预防并发症,避免手术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刺作为一种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已证实,针刺对胆囊功能确有明显影响,能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分泌。胆囊炎患者多伴有右侧肩胛部放射痛,肩井穴是位于肩胛附近的足少阳胆经穴位,取之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   目的:针刺胆囊炎患者的肩井穴结合现代B超检查,观察胆囊的收缩功能情况,以探寻肩井穴-胆囊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经穴特异性的相关机制。   方法:将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肩井穴组和非经非穴组,针刺并测量胆囊的相关径线。肩井穴组:选用无菌针灸毫针垂直于皮肤刺入肩井穴8-12mm刺激15min,询问并记录,查B超。留针30min出针,休息30min再次询问并记录,查B超。非经非穴组:选取非经非穴点,选用直径无菌针灸毫针垂直于皮肤刺入8-12mm刺激15min,询问并记录,查B超。留针30min出针,休息30min再次询问并记录,查B超。   结果:   1.临床效果:(1)肩井穴组患者针刺后,肩背或右上腹疼痛缓解率90%;非经非穴组患者针刺后,肩背或右上腹疼痛缓解率56.67%,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肩井穴组患者胃胀或恶心等症状缓解率23.33%;非经非穴组患者胃胀或恶心等症状缓解率16.67%。两组相比,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胆囊收缩情况:(1)肩井穴组患者胆囊扩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胆囊缩小变形的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治疗前后胆囊容积变化比较,差异明显,P<0.01。(2)非经非穴组患者胆囊扩大的未见明显缩小;胆囊缩小变形的未见明显扩大。治疗前后胆囊容积变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3)两组胆囊缩小变形的胆囊炎患者针刺前胆囊容积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针刺后胆囊容积比较,差异明显,P<0.01。(4)两组胆囊扩大变形的胆囊炎患者针刺前胆囊容积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针刺后胆囊容积比较,差异明显,P<0.01。   结论:针刺肩井穴对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有特异性,能双向良性调节胆囊收缩,明显缓解胆绞痛及其所引起的肩背部牵涉痛,对其他临床症状亦能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