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MMC的控制策略及故障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以其模块化设计、开关频率低、谐波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当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首选方案。目前,已投运的工程中均采用的是半桥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half bridge sub-module base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B-MMC),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而半桥和全桥子模块混合型MMC在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同时有较好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半桥和全桥子模块混合型MMC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文分析了混合型MMC的拓扑结构,并提出了基于CPS-SPWM技术的混合型MMC调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三种模式下的混合型MMC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三种模式下的混合型MMC作了对比,证明了混合型MMC在三种模式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CPS-SPWM技术在混合型MMC三种模式下的有效性。  (2)本文针对混合型MMC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该方法借助PI控制器,通过调整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可以有效地稳定各子模块电容的电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搭建11电平MMC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使各子模块电容电压保持一致并跟踪参考值,同时将桥臂间的环流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对MMC输出电压进行频谱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谐波含量,提高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  (3)本文对比分析了混合型MMC与半桥型MMC的在直流侧短路故障时的暂态特性,半桥型MMC在直流短路故障期间电流增大,而混合型MMC在直流故障时具有自关断的能力,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通过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对基于混合型MMC的柔性直流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控制策略以及故障特性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采样云纹法是一种适用于宏微观形貌、位移和应变测量的新方法。1984年,由Bell和Koliopoulos提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生成云纹条纹的采样云纹法,这种数字云纹的形成不需要
在金属工业加工中,圆环件在纵向压缩过程中其内径变化和端面摩擦条件存在密切关系。一些初步的研究表明,在冲击压缩过程中仍然遵循类似的规律,但是动态压缩过程却展现出许多新的
瓷质绝缘子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大量人工污秽试验,详细研究了外施电压下绝缘子泄漏电流与盐密、灰密、温湿度的关系。利用脉冲电流法检测系统对不同绝缘子在不同电压下的脉冲电流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脉冲电流法的检测系统的组成,对试品绝缘子的脉冲电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试品绝缘子局放脉冲能量主要出现在工频相位的60o ~120o和240o ~
夹层结构因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且可实现隔声、隔震及隔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及交通运输等领域。计算夹层梁的力学性能的经典模型基于平截面假设和横向
近年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MC9S12系列单片机得到了普及与广泛应用。为了使工程师更方便地使用MC9S12系列单片机进行研究开发,同时解决工程生产中程序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是用来补偿电压跌落、提高下游敏感负荷供电质量的串联补偿装置,其良好的动态性能和成本上的相对优势使它成为目前治理电压跌落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由实测资料建立数学监控模型(如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等),然后应用这些模型监控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将来的状态,是大坝安全监控正分析的主要任务。大坝安全监控中的
城市配电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设计和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配电系统规划中,接线模式的选择对配电系统规划的全局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接线模式直接反映了配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低。以往学者对接线模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接线模式的经济型和可靠性,对接线模式识别的研究很少进行。接线模式识别是配电系统规划和评估的基础。文献[12]提出的接线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开发的算法程序主要针对城市配电系统中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