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白蛋白、间接胆红素、尿酸等血清抗氧化物的特点。2、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氧化物水平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1.纳入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36例和与之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对照139例、各被试在入组后进行取血。随后再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4~6mg/日治疗12周。针对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及治疗12周后进行取血。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包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亚型]、白蛋白(albumin,ALB)、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尿酸(uric acid,UA),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同指标间采用Pearson相关(非正态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潜在的相关关系。慢性患者及其正常对照以5岁为年龄组距进行分组,考察各抗氧化物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1.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组血清TSOD及CuZnSOD较高,间接胆红素浓度较低(Ps<0.001);MnSOD、白蛋白、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ALB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别显示出随年龄增加而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3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组中各血清抗氧化物与临床症状不相关。酶系抗氧化物与非酶抗氧化物均不相关。2.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12周后,仅UA和IBIL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2.2基线TSOD与PANSS阳性分量表评分呈负相关;CuZnSOD与PANSS阳性分量表评分、PANSS阴性分量表评分及PANSS量表总分分别呈负相关(Ps<0.05);治疗后这种相关性消失。酶系抗氧化物与非酶抗氧化物不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抗氧化系统异常,其中SOD是精神分裂症稳定的特征指标,不随疾病进展状态、抗精神病药物而发生明显变化,是一种可选的生物学标记物;而血清内非酶抗氧化物ALB、IBIL、UA参与体内多种代谢,与机体疾病状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