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以信用卡消费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生活方式(Lifestyle)是指人们体现在工作、消费、交往等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它不仅受社会制度的影响,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在改变人们生活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消费行为的改变。目前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等领域,真正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的很少,而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其实,消费行为的改变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改变也反映并体现着生活方式的变迁。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其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较为直接的体现在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中。这充分说明,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消费行为的转变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二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联系?说生活方式是怎样影响消费行为的?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需要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了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消费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对同质性的消费品其消费行为也会因生活方式的个体差异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信用卡消费为例来探析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首先,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其次,在综合运用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此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信用卡消费的特殊性,对量表做了修正,采用利克特5点计分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我国消费者生活方式与信用卡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生活方式对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主要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后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来论证基于理论归纳而提出的假设。本研究的最大创新点在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并以信用卡消费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来探析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其他文献
学位
内隐自尊是个体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事物进行评价时,通过内省无法识别出的自我态度效应。近年来,随着内隐自尊研究成果的丰富,对特殊群体的内隐自尊研究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关于
民间宗教多表现为“小群体”或“初级群体”的形态。中国的民间宗教大多属于弥散型宗教,在中国社会生活几乎每一主要的方面都履行着一种普遍的功能。本研究以卢曼和英格的功能
如今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使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即时性、匿名性使人们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从未有过的自由感受。相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监狱警察这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刑罚的执行者,工作对象是罪犯,工作地点是与正常社会基
日益普遍的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形成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体塑造出符合“理想”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去模仿、去改变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媒体塑造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市民化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现实情况则并没有因为理论上的重视而获得大的改观。这让我们认识到,农民
学位
社区管理体制是社区治理的核心,是社区有关各方交往互动、利益博弈的基本制度平台。当前的很多社区管理体制研究,在对象上主要关注大城市,在层级上主要聚焦街道、社区,而实践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