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不仅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同时也是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伦理生活场所。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的伦理功能却被逐渐淡化,这应该是形成社会道德滑坡和美德风尚弱化的重要原因。如何振兴家庭伦理的育人功能,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实践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采取全景的视域和系统的方法,探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当代社会振兴家庭伦理提供启发。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首先立足于曾国藩成长与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时代性的伦理道德现状,然后再分别从孔孟思想、理学、湖湘文化以及曾氏家风和家训等各个方面逐层分析,探讨它们是如何化育、影响了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在理清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后,第二章系统探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等文献资料中归纳总结得出孝悌、育德、勤俭以及睦邻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逐一探讨此四者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其内在的逻辑生成关系。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探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实施”。侧重突出“欲望”与“节制”这一核心问题,强调曾国藩实施家庭伦理思想的本质,即人的私欲与自我克制之间持续展开的生存博弈。以此为契机,文章进一步分析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以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所构建起来的开放性平台上的涟漪式展开,并由此形成一层一层往外扩展的关系。分析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内容构成及三维实施,是要为现代社会家庭伦理的建设提供一种参照。第四章“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分别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切入,考察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实践影响所形成的得失,尤其集中突显出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的精华,即紧紧围绕曾国藩的孝悌、育德、勤俭以及睦邻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针对当前家庭的弊端进行警示与启迪,力图将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智慧,以为促进家庭的稳固与发展提供认知和实践上的帮助。